首先,孩子尖叫有危害 。 1.5-3岁是宝宝语言能力的爆发期,但由于词汇量有限,表达能力还很欠缺。当他们遇到无法用词汇表达的感受时,可能就会尖叫起来。虽然这是一种情绪宣泄,偶尔为之并无大碍,但如果长期这样,就会对宝宝造成不少危害 宝宝习惯用尖叫的方式发泄情绪,是宝宝情绪失控的表现,长期如此,对宝宝情绪控制能力的发展不利。当宝宝遇到问题时,不去解决或面对,而是以尖叫来消极应对,会造成宝宝挫折忍耐力低。长时间或长期尖叫,可能会造成宝宝声带受损,更加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宝宝以后的声带发音。
原因 :寻求关注,发声只是为了你的关注 正确做法:父母不妨在忙碌的时候让孩子也参与进来:“帮妈妈倒杯水吧”、“你能不能帮我分筷子呀?” 这样,既满足他们内心想要被关注、被爱的需要,也不耽误自己的事儿,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就会越来越足,就无需通过尖叫来吸引关注了。 切记:情感需要被满足,内心充满安全感的孩子,就不会那么爱尖叫了。反之,就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比如叛逆、情绪不稳定等等。
原因 :身体不适 正确做法:父母要及时提供关心和照顾,比如可以抱抱孩子,轻抚他的背,还可以用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假装和他对话:“小主人,你是不是饿啦?你是不是想睡觉啦?你是不是想喝水啦?”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这样,他们的内心就会越来越安全,越来越有力量。 切记:如果父母总是忽视孩子的生理需要,让他感受不到安抚,孩子内心的安全感就会受损,不仅会越来越爱尖叫,甚至会出现爱发脾气,或是严重的攻击行为。
原因 :模仿你叫我也叫 正确做法:父母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来引导孩子,可以加入孩子们的游戏:“我也可以叫得很响!”“我还可以变得很小声!”“我还可以唱歌!” ....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孩子逐渐用良好的行为替代尖叫,帮助他进一步适应环境。 切记:如果父母听之任之,或强行阻止,孩子就会变得更喜欢用尖叫进行对抗,情绪控制也会出现问题,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叛逆等表现。
孩子会经常尖叫,怎么干预?
- khu
- 注册用户
- 帖子: 2103
- 注册时间: 周二 3月 12, 2019 10:55 am
- 国家/城市: 多伦多
- 联系: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1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