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拼妈终极版:孩子“在家上学”的八种模式及详细操作规则
发表于 : 周日 5月 05, 2019 10:29 am
儿子在上一个专门给残障儿童的体育课,我惊奇发现班上有孩子是在家上学的。家长觉得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生活,干脆就在家上学,又网络学校发教材考试等等,但在学区有学籍,每周学校安排老师有针对特殊孩子的体育活动。我觉得对咱星爸星妈也有借鉴意义。特意转个关于美国家庭学校的贴给大家看看。
来源:西雅图微生活
很多家长看过不少关于拼爹拼妈的文章,大体说来,拼爹妈的经济能量可以算是初级版,拼爹妈的社会能量大概是高级版。有钱是可以买到天价学区房或者进入顶级私立学校;有能量可以把孩子送进某名牌大学的实验室进行暑期实习,可以求到名校教授的推荐信。
但 我们中大多数人可能做不到这些,我们能做的是为孩子的教育投入时间和精力,于是很多中小学在安排作业和活动时也越来越多地要求家长的参与。可只是帮孩子做 作业、做项目,到学校做志愿者跟老师联络联络感情,能算是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吗?我今天要介绍的就是拼爹拼妈的终极版
- 家庭学校。
在介绍美国家庭教学的八种模式之前,我要先说说它们与美国一种特殊教育形式的渊源。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教育形式,在美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配套的政策和支持也很完备,但中国还只是极少数人“特立独行”的选择,它就是“在家上学”(Home school)。
据统计,2011年-2012年期间,3%的美国学生是在家上学的,与1999年的1.7%比,上升了76.5%。而最近的数据则显示,大概有220万美国学生是在家里接受教育的。这些美国家庭选择“在家上学”主 要是因为对学校的环境、文化、教学质量、课程安排不满意。其中有的是出于宗教考虑,认为学校的教育不符合宗教理念,比如物种起源和性教育等话题。有的是孩 子自身的原因,比如患有多动症和高功能自闭症的孩子在学校并不能得到适合的干预。当然,部分家长则是发现了孩子身上的天赋,不愿意“大锅饭”一样缓慢的教学进度耽误孩子的智力发展,而这些孩子后来就成了少年大学生。
父母是最了解、最关心孩子的人,他们有权利为孩子选择更适合、更能满足他们特殊需求的教育方式,这就是美国“在家上学”合法性背后的深层原因。与此同时,各州也有相关法律和配套的教育资源来支持这些“在家上学”的学生:学生需要在当地的特许学校注册,定期汇报课程安排与学习情况,有时需要参加全州的统一考试,提供适合自学的教材,学生可以参加正常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当地社区也有“在家上学”联盟安排定期的社交活动,允许学生随时回到正常学校的系统中来,在家上学的学生一样可以报考大学。
很多顶尖大学的招生官也都表示过,“在家上学”的学生在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上更具竞争力,同时参与社会活动时也更有热情,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因此他们在录取中经常脱颖而出。如此看来,可进可退、资源丰富的“在家上学”形式对美国家庭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风险。
当然,讲了这么多,肯定有家长想吐槽:哪怕“在家上学”在美国看起来有多美,这跟我们这些绝大多数把孩子送到正常学校里的中国家庭有什么关系?
国内目前最知名的两个“在家上学”案例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和北大爸爸张乔峰,但无论效果多好,却因为两个爸爸的特殊背景而饱受争议。有多少爸妈能承担一个全职爸爸/妈妈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有多少爸妈愿意牺牲自己的事业回家带孩子?有多少爸妈能有信心自己可以胜任老师的角色?如果孩子不能进入正常学校,将来怎么上大学?即使能上大学,这么多年的与世隔绝会不会造成孩子的社交障碍?太多太多的大石头挡在“在家上学”的前方,恐怕再不满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习环境,国内的家长也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不过,即使“在家上学”的实现跟我们很遥远,但“在家上学”的 教学方法和理念却完全可以被借鉴和采用。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一点,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既潜移默化又深入骨髓。所以,我们不能 把教育这件事全部甩手给学校,如何在学校之外教育孩子往往成了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决定因素。我就曾目睹过仅仅一个暑假回来,两个原来差不多的小朋友阅读水 平竟差出去两个年级。
哪怕是充分利用起每天下班后与孩子共处的两三个小时,再加上周末时间,对孩子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实际上,现在很多家长已经开始习惯于每天花费一到两个小时帮助孩子完成各项作业,但到底什么样的帮助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呢?“在家上学”系统中被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家庭验证过的教学方法绝对是很好的参考。这也是我为大家介绍“在家上学”的初衷。五一假期要到了,如果大家不愿意带着孩子去各处景点看人潮涌动,那么不如躲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试验一下我下面介绍的美国家庭教学的八种模式,看看哪一种是最适合你家孩子的。
1. The School-At-Home Approach – 拷贝学校模式
这 种模式实际上是把学校移植到家中,对家长来说最省事也最费钱。家长购买全套的课程,包括教科书、练习册、学习规划等,然后可以将孩子完成的作业提交到课程 平台上进行打分和评估。
优点是家长会很清楚该教什么和什么时候教,对刚刚开始进行家庭教学的家长来说非常容易上手。缺点是与学校差别不大,孩子很可能觉得 缺乏趣味性和自主性。
详细操作规则:
8:00-9:00 起床,整理房间,吃早饭
9:00-10:00 阅读课- 使用拼写书,完成作业,然后可以进行自由阅读
10:00-10:30 数学课 –使用教材和练习册
10:30-11:00 历史(周一、周三)-使用教材;科学(周二)- 使用教材,做实验;地理(周四)-使用练习册
11:00-12:00 选修,比如音乐、美术、外语等
2. Unschooling – 非正式学习
非 正式学习是一种完全迥异于学校的教育模式,基本理念是生活即学习。这种模式认为学习不应该与生活分隔开,学习知识应该像我们小时候学习走路说话一样,就在 日常中进行。那么,孩子的学习也不应该限定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者应用某种特定方式,而是应该跟随孩子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逐步认识这个世界。家长需要做的 就是尽可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提供丰富有趣的学习资料。TED演讲中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分享了他的学习经历,是非常典型的非正式学习模式,观看次数已经超过了900万次,YouTube网址:
https://m.youtube.com/watch?v=h11u3vtcpaY。
来源:西雅图微生活
很多家长看过不少关于拼爹拼妈的文章,大体说来,拼爹妈的经济能量可以算是初级版,拼爹妈的社会能量大概是高级版。有钱是可以买到天价学区房或者进入顶级私立学校;有能量可以把孩子送进某名牌大学的实验室进行暑期实习,可以求到名校教授的推荐信。
但 我们中大多数人可能做不到这些,我们能做的是为孩子的教育投入时间和精力,于是很多中小学在安排作业和活动时也越来越多地要求家长的参与。可只是帮孩子做 作业、做项目,到学校做志愿者跟老师联络联络感情,能算是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吗?我今天要介绍的就是拼爹拼妈的终极版
- 家庭学校。
在介绍美国家庭教学的八种模式之前,我要先说说它们与美国一种特殊教育形式的渊源。这是一种很特别的教育形式,在美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而且配套的政策和支持也很完备,但中国还只是极少数人“特立独行”的选择,它就是“在家上学”(Home school)。
据统计,2011年-2012年期间,3%的美国学生是在家上学的,与1999年的1.7%比,上升了76.5%。而最近的数据则显示,大概有220万美国学生是在家里接受教育的。这些美国家庭选择“在家上学”主 要是因为对学校的环境、文化、教学质量、课程安排不满意。其中有的是出于宗教考虑,认为学校的教育不符合宗教理念,比如物种起源和性教育等话题。有的是孩 子自身的原因,比如患有多动症和高功能自闭症的孩子在学校并不能得到适合的干预。当然,部分家长则是发现了孩子身上的天赋,不愿意“大锅饭”一样缓慢的教学进度耽误孩子的智力发展,而这些孩子后来就成了少年大学生。
父母是最了解、最关心孩子的人,他们有权利为孩子选择更适合、更能满足他们特殊需求的教育方式,这就是美国“在家上学”合法性背后的深层原因。与此同时,各州也有相关法律和配套的教育资源来支持这些“在家上学”的学生:学生需要在当地的特许学校注册,定期汇报课程安排与学习情况,有时需要参加全州的统一考试,提供适合自学的教材,学生可以参加正常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当地社区也有“在家上学”联盟安排定期的社交活动,允许学生随时回到正常学校的系统中来,在家上学的学生一样可以报考大学。
很多顶尖大学的招生官也都表示过,“在家上学”的学生在学习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上更具竞争力,同时参与社会活动时也更有热情,同时还能增加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因此他们在录取中经常脱颖而出。如此看来,可进可退、资源丰富的“在家上学”形式对美国家庭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风险。
当然,讲了这么多,肯定有家长想吐槽:哪怕“在家上学”在美国看起来有多美,这跟我们这些绝大多数把孩子送到正常学校里的中国家庭有什么关系?
国内目前最知名的两个“在家上学”案例是童话大王郑渊洁和北大爸爸张乔峰,但无论效果多好,却因为两个爸爸的特殊背景而饱受争议。有多少爸妈能承担一个全职爸爸/妈妈所带来的经济负担?有多少爸妈愿意牺牲自己的事业回家带孩子?有多少爸妈能有信心自己可以胜任老师的角色?如果孩子不能进入正常学校,将来怎么上大学?即使能上大学,这么多年的与世隔绝会不会造成孩子的社交障碍?太多太多的大石头挡在“在家上学”的前方,恐怕再不满意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习环境,国内的家长也不敢轻易越雷池一步。
不过,即使“在家上学”的实现跟我们很遥远,但“在家上学”的 教学方法和理念却完全可以被借鉴和采用。首先,我们需要承认一点,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既潜移默化又深入骨髓。所以,我们不能 把教育这件事全部甩手给学校,如何在学校之外教育孩子往往成了拉开孩子之间差距的决定因素。我就曾目睹过仅仅一个暑假回来,两个原来差不多的小朋友阅读水 平竟差出去两个年级。
哪怕是充分利用起每天下班后与孩子共处的两三个小时,再加上周末时间,对孩子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实际上,现在很多家长已经开始习惯于每天花费一到两个小时帮助孩子完成各项作业,但到底什么样的帮助才是最科学最有效的呢?“在家上学”系统中被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家庭验证过的教学方法绝对是很好的参考。这也是我为大家介绍“在家上学”的初衷。五一假期要到了,如果大家不愿意带着孩子去各处景点看人潮涌动,那么不如躲在家中与孩子一起试验一下我下面介绍的美国家庭教学的八种模式,看看哪一种是最适合你家孩子的。
1. The School-At-Home Approach – 拷贝学校模式
这 种模式实际上是把学校移植到家中,对家长来说最省事也最费钱。家长购买全套的课程,包括教科书、练习册、学习规划等,然后可以将孩子完成的作业提交到课程 平台上进行打分和评估。
优点是家长会很清楚该教什么和什么时候教,对刚刚开始进行家庭教学的家长来说非常容易上手。缺点是与学校差别不大,孩子很可能觉得 缺乏趣味性和自主性。
详细操作规则:
8:00-9:00 起床,整理房间,吃早饭
9:00-10:00 阅读课- 使用拼写书,完成作业,然后可以进行自由阅读
10:00-10:30 数学课 –使用教材和练习册
10:30-11:00 历史(周一、周三)-使用教材;科学(周二)- 使用教材,做实验;地理(周四)-使用练习册
11:00-12:00 选修,比如音乐、美术、外语等
2. Unschooling – 非正式学习
非 正式学习是一种完全迥异于学校的教育模式,基本理念是生活即学习。这种模式认为学习不应该与生活分隔开,学习知识应该像我们小时候学习走路说话一样,就在 日常中进行。那么,孩子的学习也不应该限定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者应用某种特定方式,而是应该跟随孩子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去逐步认识这个世界。家长需要做的 就是尽可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提供丰富有趣的学习资料。TED演讲中有一个13岁的小男孩分享了他的学习经历,是非常典型的非正式学习模式,观看次数已经超过了900万次,YouTube网址:
https://m.youtube.com/watch?v=h11u3vtcp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