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ABA学习心得
发表于 : 周六 8月 10, 2019 10:57 pm
碰到任何问题,用ABC分析非常重要,用ABC找到原因,然后才能找到解决的方式,不要用自己的预想来预测孩子发生行为的原因,要从孩子的自身考虑问题。
1标准要符合实际,不能要求太高,高要求会给孩子孩子压力过大或者逃避。
2面对谱系孩子,语言要精简易懂,保证孩子能听懂,身教重于言教,鼓励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3经验配对很重要,模仿和经验配对是学习的基础,给孩子有序观察模仿的机会,更好的达到配对能力,
4规范,规范会影响到孩子各个方面。
5基础的重要性,良好的基础才能让孩子进步更快更稳。
问题一
对公共卫生间的抗拒。
1了解孩子产生异常行为的原因,进行脱敏,由小声到大声,距离由远到近。
2建立环境的良好的链接,从孩子熟悉的环境开始熟悉。
3找亲子厕所,开始训练,如果没有,就师范给孩子看。
4带领孩子上卫生间,但是不能强迫。
5可以使用绘本或者图片让孩子适应视觉环境,慢慢转换。
6找出原因,脱敏,泛化。
问题二
孩子固着或者坚持自己想要的某件事物。
1家长满足过孩子这种需求,无形中给过孩子太多的回应,所以孩子意识中觉得一直说一直说父母迟早会满足他的需求。
2利用孩子的兴趣拓展孩子的能力,比如利用洗衣机洗衣服等富有功能性的事情,慢慢扩展孩子的兴趣。
3公共场合要冷处理,学会做佛系爸妈
问题三
孩子在外面引起别人注意力的行为。
1规范的建立,什么时候能做什么时候不可以做。要从家庭开始建立,通过家庭情景练习,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
2可以使用不同的绘本视频或者行为规范的流程表实施规范,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
3居家练习简单的情景很重要,然后慢慢泛化到生活种,不能让习惯破坏规范。
问题四
孩子转场或者转换新的课程会出现抗拒。
1找出抗拒上课的原因,对症下药,可能孩子对环境陌生或者内容太难,孩子听不懂。
2先熟悉环境,让孩子慢慢适应,建立良好的链接。
3刚开始在规定的适应时间,及时给与孩子强化,时间可以由短到长,慢慢延7。
问题五
指令不明白,社交能力的提高
1从基础的能力开始训练,要求不能太高,要根据孩子年龄太训练。
2眼神交流,语言提示。
3一旦表现好,强化要及时跟上。
4提高模仿能力,助于社交进阶发展。
问题六
强行要求孩子做的时候,他会哭闹不配合,如何解决。
1使用轮流方式让孩子做小帮手或者小老师,事先讲好用代币约定时间做老师,降低孩子哭闹行为以及抵触心理。
2而且轮流方式还可以有利于简单规范的建立。
3教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
问题七
语言单调,理解能力不好。
1通过思考理解才能输出,然后做出回应,泛化能力如何,注意力如何,过往的能力如何。
2词汇拓展开始,词汇泛化,然后才能运用于语言当中。
3创造语言很重要,要从提要求开始,语言环境的创造很重要
4从生活上基础的内容开始,比如早上起来问好,然后泛化。
5减少被动性语言,制造孩子主动性语言的机会,强化要跟上。
6对话框式的绘本,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开始,让她拓展更多的内容,比如我想要好多鱼,我想要三只好多鱼,我想要红色的好多鱼,目标不要过多,三个就可以,指令太多孩子会厌倦。
7语言交流理解不单单简单的说话,包括生理状况、认知状况和环境,三个方面交互产生的产物,包括视听觉和注意力以及经验的累积,从基础的家庭生活内容开始。
1标准要符合实际,不能要求太高,高要求会给孩子孩子压力过大或者逃避。
2面对谱系孩子,语言要精简易懂,保证孩子能听懂,身教重于言教,鼓励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3经验配对很重要,模仿和经验配对是学习的基础,给孩子有序观察模仿的机会,更好的达到配对能力,
4规范,规范会影响到孩子各个方面。
5基础的重要性,良好的基础才能让孩子进步更快更稳。
问题一
对公共卫生间的抗拒。
1了解孩子产生异常行为的原因,进行脱敏,由小声到大声,距离由远到近。
2建立环境的良好的链接,从孩子熟悉的环境开始熟悉。
3找亲子厕所,开始训练,如果没有,就师范给孩子看。
4带领孩子上卫生间,但是不能强迫。
5可以使用绘本或者图片让孩子适应视觉环境,慢慢转换。
6找出原因,脱敏,泛化。
问题二
孩子固着或者坚持自己想要的某件事物。
1家长满足过孩子这种需求,无形中给过孩子太多的回应,所以孩子意识中觉得一直说一直说父母迟早会满足他的需求。
2利用孩子的兴趣拓展孩子的能力,比如利用洗衣机洗衣服等富有功能性的事情,慢慢扩展孩子的兴趣。
3公共场合要冷处理,学会做佛系爸妈
问题三
孩子在外面引起别人注意力的行为。
1规范的建立,什么时候能做什么时候不可以做。要从家庭开始建立,通过家庭情景练习,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
2可以使用不同的绘本视频或者行为规范的流程表实施规范,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
3居家练习简单的情景很重要,然后慢慢泛化到生活种,不能让习惯破坏规范。
问题四
孩子转场或者转换新的课程会出现抗拒。
1找出抗拒上课的原因,对症下药,可能孩子对环境陌生或者内容太难,孩子听不懂。
2先熟悉环境,让孩子慢慢适应,建立良好的链接。
3刚开始在规定的适应时间,及时给与孩子强化,时间可以由短到长,慢慢延7。
问题五
指令不明白,社交能力的提高
1从基础的能力开始训练,要求不能太高,要根据孩子年龄太训练。
2眼神交流,语言提示。
3一旦表现好,强化要及时跟上。
4提高模仿能力,助于社交进阶发展。
问题六
强行要求孩子做的时候,他会哭闹不配合,如何解决。
1使用轮流方式让孩子做小帮手或者小老师,事先讲好用代币约定时间做老师,降低孩子哭闹行为以及抵触心理。
2而且轮流方式还可以有利于简单规范的建立。
3教孩子正确的表达方式。
问题七
语言单调,理解能力不好。
1通过思考理解才能输出,然后做出回应,泛化能力如何,注意力如何,过往的能力如何。
2词汇拓展开始,词汇泛化,然后才能运用于语言当中。
3创造语言很重要,要从提要求开始,语言环境的创造很重要
4从生活上基础的内容开始,比如早上起来问好,然后泛化。
5减少被动性语言,制造孩子主动性语言的机会,强化要跟上。
6对话框式的绘本,从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开始,让她拓展更多的内容,比如我想要好多鱼,我想要三只好多鱼,我想要红色的好多鱼,目标不要过多,三个就可以,指令太多孩子会厌倦。
7语言交流理解不单单简单的说话,包括生理状况、认知状况和环境,三个方面交互产生的产物,包括视听觉和注意力以及经验的累积,从基础的家庭生活内容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