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帮助孩子找到语言?
答:说到语言,我们要的不只是孩子能发音、能说话,更重要的是孩子能真正表达自己,与人沟通交流。那首先孩子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我们不能强迫孩子,要不然孩子会形成一种心理的抗拒,更不愿意开口了。其次要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这个可以从平时家长说的话,孩子能明白并去执行开始。也可以从孩子有需求的点上逐步的去引导孩子以语言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孩子使用其他方式时(如:表情、动作、哭闹等)可以忽视不回应,不过一开始不要对孩子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等要求不宜过高,度的把握很关键。最重要的是让孩子肯开口,并能尝到开口说话带来的甜头。另外,平时也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带动孩子去感受和练习发音,除此之外,可以通过平时咀嚼食物、伸舌头、舔嘴唇等这些协助方式,增加孩子对自己口腔肌肉、舌头等的感受和掌控。孩子语言的提升意味着孩子整体能力的提升。
问:孩子为什么会有自言自语的现象?
答:关于自言自语的问题是咱们家长比较关心的,首先我们要清楚自言自语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那随着孩子语言等方面的能力不断提升,也会由一开始外显的自言自语,慢慢转变成内化的自言自语(也就是自己在心里犯嘀咕,外在呈现看不出来),到接下来能够合理的表达自己,再往后发展的就是语言表达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灵活等。也就是说自言自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随着孩子各方面综合能力的提升逐步的减少直至消失。一般孩子的自言自语一般在三四岁会有,但不是完全无对象的,可能会对着家里的静物说,到五六岁孩子开始关注外界玩伴的时候会自然消失。这也是孩子处于熟悉自己已掌握的语言的过程阶段,这时候孩子跟咱们交流会跟不上咱们的频率,但是自己跟自己说没问题,因为可以自己掌控节奏,自己感兴趣的点或者不熟悉的点也可反复感受。综上所述,孩子出现自言自语现象意味着孩子的语言开始向外大量感受、迸发、积累的关键期,切不可粗暴打断。
问:孩子自言自语如何干预?
答:之前咱们讲过自言自语是孩子语言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孩子在自言自语中熟悉自己曾经掌握的语言、或者自己还不太理解的语言、亦或者自己感兴趣,觉得有意思的语言等,这个时候的孩子处于语言敏感期,也是积累期,我们不可粗暴打断。如果孩子自言自语的内容是跟当下相关的,我们一定要把握机会,适时引导,加深孩子的感受和理解,不过切忌操之过急,反而会弄巧成拙,最好有专业干预和指导。如果孩子自言自语是跟当下并没有什么关联,就像上述咱们说的,有可能是孩子不太理解的部分,也有可能是当下某个点的感受和之前某个点的感受有相通之处,也有可能是最近孩子很感兴趣的一个点等,不管是从哪个方面考虑,我们都要给孩子时间去体会,这个时候建议家长把时间留给孩子。如果当下环境实在不适合孩子一直在那自说自话,建议可以温柔的转移,比如让孩子去做事,或者说别的。一般孩子到这个阶段我们不想让孩子说那么多都拦不住,因为孩子肚子里开始有东西了,需要往外倒。这个时候家长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多观察,多倾听、多理解,在孩子需要的时候,适时介入。
关于孩子语言问题的整理
- khu
- 注册用户
- 帖子: 2103
- 注册时间: 周二 3月 12, 2019 10:55 am
- 国家/城市: 多伦多
- 联系: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3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