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隻鸡晚啼?谈儿童的语言迟缓

语言培训和康复 - Speech Language Therapy at home or from SLP
回复
头像
khu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帖子: 2098
注册时间: 周二 3月 12, 2019 10:55 am
国家/城市: 多伦多
联系:

大隻鸡晚啼?谈儿童的语言迟缓

帖子 khu » 周五 5月 17, 2019 8:12 pm

翰翰,四岁上幼稚园小班,常东奔西跑,不听老师说话,会的词彙不多,发音不清楚,后来才检查出是中度听障,配带助听器后情况渐有改善。
小平,已经三岁了,虽会说一大串句子,但总是拣人家的语句末尾重複说,或自创新语,叽哩咕噜的听不懂,很难聊上两句,医师后来诊断是有轻微自闭症,须做早期疗育来复健。
六岁的小真,直到去年才会说句子,动作比较慢,学习力较同年小朋友慢,后来才发现是边缘智能不足的孩子。

正常的语言发展的特质
语言不只是把话说出来而已。语言包含几个要素,如认知,理解,发声,语法结构及沟通。语言是人天生的一种能力,即使婴儿无法说话仍具备语言前期的基本动作,如发声,非语言沟通的能力。在适当的文化刺激之下语言会随著逐年的生理成熟而慢慢出现而完整,(请参照附表上的发展里程)。婴儿从凝视母亲的眼睛,对声音做反应,有意识的点头摇头,微笑,哭,无意义的音调,到学习发出有意义的声音,如单音,叠音(爸爸,妈妈,抱抱),到複杂的句子,小朋友一方面要听的懂大人在说什麽,一方面也学会怎麽说,让别人了解自己的需要,达成沟通的功能。而不说话的问题,远比表面複杂。如果在社会,生理,认知,情绪任一方出现障碍,很可能就造成小朋友无法顺畅开口说话。儿童常见的语言问题,包括发音不清楚,构音不全;韵律不顺畅,如口吃;语言发展偏差/迟缓;沟通障碍,如自闭症。

造成语言迟缓的原因:
相关原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认知、情绪等。而迟缓的原因牵涉日后治疗的方向。
1. 生理因素:辨音困难,口腔肌肉张力不足,脑缺氧,神经病变,听障,感染脑炎,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新陈代谢异常,脑性痲痹,唇颚裂。
2. 心理因素:情绪障碍,亲子关係异常,问题家庭,自我封闭,过度害羞,退缩气质。
3. 社会环境:家庭照顾不足,亲戚保母代养,缺乏互动,菲劳照顾语言不通,被虐待,被遗弃,营养不足,环境中文化刺激不足,环境变动太大,难以适应。
4. 认知:智能不足,学习速度缓慢,自闭症,难以沟通,不模仿语言。
情绪:过度害羞,焦虑,退缩。

因为语言迟缓所衍发的问题
学龄前儿童因为语言迟缓,很可能出现情绪上不安,黏人,不敢独立的情形,而行为上可能因无法表达自己,而出现类似过动,攻击的行为。若本性害羞,不吵人,则容易静静躲在角落,被大人忽略。开始上学后,因对老师的解说指令一知半懂,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出现学习障碍,长期下来,很容易对自我形象产生怀疑,自卑,也不容易交到朋友。

父母亲的因应之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不需要“等”,小孩长大虽然有的就会说话,但要孩子忍受不懂别人,不被了解的时光,对孩子是件残酷的等待,更何况当不说话成为严重疾病的指标时,等待无疑只是错失黄金治疗时机。 因此家长音提高警觉,当孩子未能赶上语言的发展里程,有必要带孩子做一个彻底的检查。相关的检查单位包括:儿童心智科,耳鼻喉科,小儿神经科,复健科等。民众应多加利用早疗中心,或一般大医院复健科的语言治疗。

启发语言迟缓小朋友的方向
如果是因为生理因素造成,首先得减轻因生理因素造成的伤害。例如,听障儿童必先装助听器或人工电子耳,才开始做语言复健。若是因为口腔肌肉张力不足引起的发音困难,则先做口腔部位的复健,而不是急著要小朋友学音发声。同理,若是在生理正常之下,小朋友认识的词太少,则须先加强认知著手。若沟通有困难,则利用行为增强原理,先增强小朋友的非语言沟通行为,例如视线接触,轮流的习惯。
单纯原因的语言迟缓,家长可利用的方法如下:
从互动式的游戏中促进小朋友的沟通能力,小朋友也比较容易自发的说话。
增进沟通意愿及机会。创造机会让孩子表达,而不是帮他把一切都做的好好的。例如,当孩子要糖果时,故意给他开水。再问他,不是要开水,是要什麽?
对发音不清楚的小朋友,父母切记,莫为矫正发音,一再纠正单音,阻挡了小朋友开口的意愿。父母可多创造发类似音的机会,让小朋友多加练习。
说话时尽量放慢速度,让孩子有机会听清楚。
大人说话时,语句之间,略有停顿,好让孩子有机会轮流说。
增加孩子的词彙,拓展小朋友的理解范围。
家长亲自对孩子说故事,增加谈话气氛,而不是放录影带/录音带,任孩子随意打发时间。
鼓励再鼓励,练习再练习!

语言发展的里程
0~6个月 看声音从哪来,发出不同目的的声音。
7~12个月 发各种声音(babbling, jargon)。
13~18个月 (1岁~1岁半) 重複/学人家发音,以手势表达需要,可以认得身体一个部位,单音叠字,有基本词3~4个,牙牙学语,学音调。
18~24个月 (1岁半~2岁) 会讲几个听的懂的词,至少20个单字,连接两个字,使用“你我他”,认得图片上五个物体。
24~30个月 (2岁~2岁半) 遵从四个指令,看图可命名,至少五个,认得图画书中七个物体,会问简单问题。
30~36个月 (2岁半~3岁) 用语言表示所需,说三个字的句子,如“我要车车”,了解方向,如“上下前后”,了解问句形式,了解三种东西用途,如杯子用来喝水,唱歌有节奏感。
36~42月 (3岁~3岁半) 指认十个图,回答两个简单问题,如“肚子饿了怎麽办?”
4岁 说故事,说的话外人也听的懂,维持话题久一点。
5岁 句子结构文法複杂正确,了解双关语,笑话,对听者投其所好。

口腔运动发展
0~12个月 婴儿期吸允
12~24个月 幼儿喝水
24~36个月 幼儿嚼/吞嚥

游戏
6个月 放各东西在嘴裡。
1岁 玩躲猫猫。
1岁半 自己假装做日常的活动,如玩打电话。
2岁 自己玩,跟大人玩,假装做的活动可能脱离日常自己会做的事,假装做的活动有安排顺序。
3岁 模仿大人动作,动作有顺序,目的,寻求材料,使用替代物品,如拿积木当车车;物品可当主角发动一连串的动作。
4岁 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想像主题,演出来,自己扩充角色。
5岁 可以跟人家轮流,分享共用,建立友谊

认知
0~6个月 视线随著物体移动,别人靠近时显得有兴趣,自己会主动拿摇铃。
7~12个月 伸手拿玩具,可以同时拿两样玩具,找眼前被盖住的玩具。
13~18月 (1岁~1岁半) 知道“不可以,Bye-Bye”,指认书本裡的图片,知道什麽可以吃,会叠二块积木,找藏在杯内的玩具(物体恆常概念),翻抽屉,试叠三~四块积木。
18~24月 (1岁半~22岁) 认得镜中的自己,叠四块积木,认得身体各部分,会用倒出的方式取得装在瓶内的小颗粒,叠五块积木。
24~30月 (2岁~2岁半) 懂得使用三种东西的用途,玩伴家家酒,叠九块积木,会正放形状板。
30~36月 (2岁半~3岁) 帮忙收拾玩具,记得简单的童谣,叠“品“状积木,叠十块积木,画圆,会倒放形状板。
36~42月 (3岁~3岁半) 叠两层有变化的积木图形,如“品“。
4岁 画圆圈,依照颜色,形状配对。
5岁 认得5个颜色,认得三角型,圆形,四方型,可以照著画圆形,四方型,十字交叉线条,可完成两个指令,数到四,会用身体当参考点,分左右边。


声明:中文译文均为谷歌翻译,外加人工校对。以帮助英文不好的自闭症家长。如有出入,请以原英文出处为准。

回复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8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