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跟随
关于语言训练的分享,我想要告诉大家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训练方法,而是知道孩子在语言的问题上怎么了。我们的孩子,当被确诊是自闭或谱系障碍时,一般来说,这就是他黑暗的极限了。因为从现在开始,随着你对孩子的理解,对改善理论、方法的学习和实践,以及孩子本身的成长,他会一天比一天更向着康复的方向前进。
那么,他黑暗到什么程度了,我们一定要清楚和接受。不要怕,当我们知道孩子程度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可以通过学习的方法和人的本能拉着孩子开始跑。凭父母对孩子的爱的本能和对孩子细节反应的了解,我认为大多数父母很快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一套方法,贯穿生活的各个时间、各个场景,能非常自然的、高密度的、正确的把认知、理解、数学等交流融合的教给孩子。这个力量和水平是别的方式难以取代和达到的。很多家长都知道一星期训练达到40个小时这个要求,但是并不是达到就够了,这个要求我理解就是用强度和密度来覆盖、重建孩子出了问题的模块。孩子不愿意交流是一个极其顽固的缺损,时机失去再也不能重来。所以爸爸妈妈们一定一定要自己参与训练孩子,再好的机构也不能为你的孩子无限延伸,更不能为你的孩子和时间赛跑。孩子如果现在是三岁,只能用两三个字提点要求,从不回答问题,那么孩子可能在交流一块的实际能力是一岁半。
也许这也达不到。如果孩子对人根本不感兴趣,几乎不应答,那么孩子在交流一块的实际能力应该在一岁以下。如果。。。
每一个刚接触这件事的家长,这一刻,心里都是特别特别难受的。当时,我有两个月,常常是在一边逼孩子说话,一边抱着孩子哭和安慰度过的。
下面,我希望大家马上找到格林斯潘的《特殊儿教养宝典》读一读,这本书能很快让大家进入理解和操作的正轨,会给你埋下一颗珍贵的地板时光思想的种子,能引导大家脱离把孩子训练成刻板的误区。时间宝贵极了,千万不能随便找渠道和方法耽误时间,也不要误入歧途伤害我们本来就不会表达的孩子。
好了,既然分享训练语言,那么开始吧。我理解有三个阶段:跟随、主动、理解。
我用的训练语言方法,最早就是自学ABA,方向基本是应答和认知。实际操作模型是标准化程度比较高的。大家可以马上买书学,如果有条件,马上去参加家长培训,也可以尽快让孩子去机构训练,你在一旁揣摩。我个人觉得看完书去听培训和看训练最好。基本方法,谁也不能一下子达到最好,都是一边做,一边看孩子反应调整出来的。具体碰到问题,可以再聊。
第一个训练重点:建立跟随
开始举例,今天的目标是说苹果、桔子、香蕉、黄瓜、西红柿。都拿实物,开始的时候孩子理解可能低到你想象不到,可能会把图和物体甚至位置搞混,还可能蒙混不过关就乱猜。我儿子认虾的时候就理解成虾的胡须了,后来看到芹菜露出纤维就说是虾。
初始训练时,我觉得根本在于打破孩子听而不闻的壁垒,就是要知道跟随,而不是认知,所以一定要尽量减少额外的干扰。要用孩子比较能达到程度的训练来让他把对人的反应习惯建立起来。
这个问题特别关键,再次请大家好好读一读格林斯潘的《特殊儿教养宝典》,这个阶段可以对应一二阶段去地板时光,如果你做了,我会很欣慰这是我最有价值的分享。(我用四五个月把儿子跟随训练差不多了以后,一度很开心。开心两个月后感觉到说不出的不对劲,有天突然意识到孩子没主动性。才开始了解地板时光。这是我的一点遗憾。)
光练语言跟随还不行,建议大家马上把行为跟随做起来。开始时从把杯子放回原位、负责出门拿钥匙、进门开灯这些孩子愿意做的事开始,让孩子处于一种行为交流的环境。慢慢再把这种要求提高提高再提高,我就让儿子每天负责自己盛饭、吃饭、收碗送到水池。还真的打过一个碗,刚好也学习了碗会碎掉,以后认真了。行为交流肯定会促进语言交流的,孩子不理人的壁垒从这里打破。这样时间的覆盖也有了,理解也很容易建立,趣味性也很容易搞上来。
这里面大家要注意几个问题:
1.眼神始终贯穿 生活训练多点欢乐
2.耐心 孩子不存在跟大人作对,他们是生理问题,做不到。若粗暴对待,孩子痛苦却表示不出来,伤害很大。
3.家长要勤快 发出指令孩子不理不能就算了,马上到面前再示范,千万不要在老远一遍一遍喊。
4.思路要宽,要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ABA无处不在,地板时光无处不在。
5.关注和寻找可能影响孩子生理的其他杂音。打个比方,我们大人成天肚子疼、特怕光线、总听到刺耳的电钻声、也会没法交流,不是吗?
跟随搞得好,孩子就很听话了,你会发现宝贝大多数时候又乖又纯洁。这说明他已经知道有交流这件事了。如果你是带着地板时光的思想训练孩子的,你会发现宝贝已经开始有些主动性,甚至
有点幽默感了。加油吧!
关于语言训练的分享
- khu
- 注册用户
- 帖子: 2103
- 注册时间: 周二 3月 12, 2019 10:55 am
- 国家/城市: 多伦多
- 联系:
Re: 关于语言训练的分享
主动性
之前,我把语言的进步的过程分为三步:跟随、主动性、理解。其实,大家都能看到,这个进步的过程,并不完全是孩子在语言功能的完善,而是孩子交流能力的本质提高的过程。很开心的,随着DD的进步,很快我可以来分享到第二步:主动性。
主动性是什么样的?
是孩子象小鸟一样,每天在家里面叽叽喳喳;是孩子沉睡了很久的眼睛象星星一样,到处追随着你;是小小的宝贝跑过来,仰着脖子看着你;是孩子突然开始,有问必答;是孩子运用自己已经会的词语,自己搭配成不一定正确但是自己创作的句子;是孩子开始在每次你教东西的时候,马上响应;是孩子开始对很多的东西开始感兴趣,很少在很小的范围内沉迷。。。
这个时候,我们都会享受到为人父母的快乐。
如何实现的?接下来,要分析一下实现的基础:生理基础、能力基础、训练方法。
一、生理基础。
当孩子的生理有很大问题的时候,无论你的训练手段如何高超,孩子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大的进步的,而且绝对不可能出现持续的进步,一定会僵在某一个地方。所以,解决生理问题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1.解决食物刺激
请大家注意食物不耐受检查(有什么食物对孩子进行着刺激,使孩子大脑糊涂,情绪波动和封闭)操作手段可以说一个专门的小学科,请大家努力学习和研究。
2.解决肠道刺激
请大家注意有机酸检测。(肠道细菌不平衡时,孩子同样会出现情绪和行为的很大反应。)同样也可以说是一个专门的学科,请大家努力学习和研究。
(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下,上面两点从禁食和补充剂上可以比较快的解决到一定的水平,但是从长远来看,同时寻求中医的帮助,从身体的整体调养来解决上述问题才是根本之道。因为我们不希望孩子一辈子有很多东西不可以吃,一辈子没有自己的生理平衡。但中医的调养会过程非常慢,所以,一定要认真的理解: 禁食、补充剂能快速解决当下问题,而中医调整效果虽然慢,却有希望还给孩子一个完整健康的生理状态和食物选择。我们孩子有发展的压力,所以这两点是同等重要的。以上非常重要,大家要好好地理解一下。)
3.解决听觉问题
请大家注意托马迪斯技术。(当孩子听到的声音和正常人有很大差别的时候,会苦于一直在一个混乱的听觉世界里迷茫和痛苦的生活着。)请大家去学习托马迪斯的技术、操作要求、和对应问题
4.触觉、本体、视觉问题的解决
这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感统训练解决范畴,就不多描述了。要说一下的是,视觉刺激,可能会有身体里的病毒有关,我不确定,目前感觉不太好解决,希望大家要多了解和分享。
以上问题都解决了,孩子就具备了可以正常用感知和这个世界去交流的基础,不再难受、烦燥、困顿难当。得到生理上的平静、喘息。
二、能力基础
就是跟随能力。
见上次的语言训练分享(一)跟随。
三、训练方法
在这个阶段我仍然推荐地板时光,另外,重新谈及ABA。
其实,我感觉大多数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对ABA的理解和使用是非常片面的。而ABA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教育方法。它把一个人的发展、一个目标、一个事件,都清楚地分析和归纳为:原因(基础)、现状及目标。把每个目标又切割为可以最终实现的一个一个步骤。
我们大家最熟知的面对面跟着老师学习认知和行为的“ABA方式”,实际上在ABA的理论体系里,可以理解为仅仅是实现跟随的这个环节。所以,所有把孩子长期锁定在“机构ABA”的教育框架内的家长,就是把孩子的发展过长的锁在了交流能力最底层的跟随这一点上。然而,这个跟随的状态,就象只鹦鹉,是不可能实现主动与人沟通的。所以,它不会形成交流,也不可能具备正常交流的能力。
那么现在,大家要去认真地学习ABA的精髓,它会教你分析清楚孩子任何一个奇怪的行为,是由什么导致?你给他什么错误的结果?他会教你分析,任何一个你现在感觉孩子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通过什么样的拆分,使孩子立刻开始走上完成这个目标的道路。这个方法,适用于全人类,可以让任何一个孩子、包括成人,实现从弱到强。所以,是有非凡的意义的,值得家长们努力地
理解、研究和实施。
那么,我们抓住了真正的ABA和精髓和方法,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有了进步的驱动力量,可以送他们到任何的目标,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解决发育迟缓的的利器。
而地板时光,则赋予的是灵魂:就是推翻自闭特征的,可以与他人正常连接、交流的愿望和能力。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改变自闭本质的利器。
从《特殊儿教养宝典》(有些地方翻译为《自闭儿教养宝典》)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孩子心智方面的发展可以从与人有连接(跟随和有兴趣:最低的水平),一直走到对家庭、家族、后代的责任感(最高水平),都是有顺序的呈现和操作方法介绍的。这绝不是不管孩子基础地训练,制造出似是而非的、不能灵活运用的假能力,这绝对是,正确的、真正的的交流。
如果小龄家长都能了解到这两个方法的真正所在,我想大家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再去研究什么更多的方法,去跨越孩子实际能力去搞什么交流训练。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夯实孩子正常发展的一步步基础,孩子出现交流的主动性和一定的交流能力,并不算什么不可能实现的问题。实际上,有一批家长都已经做到了,他们正在为了提高孩子的更高的认知和理解力而奋斗,为了孩子越来越接近只需要按正常孩子的教育而奋斗。
关于语言训练的分享,最后的一步:理解,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随着宝贝的进步,再次分享。大家一起加油!
之前,我把语言的进步的过程分为三步:跟随、主动性、理解。其实,大家都能看到,这个进步的过程,并不完全是孩子在语言功能的完善,而是孩子交流能力的本质提高的过程。很开心的,随着DD的进步,很快我可以来分享到第二步:主动性。
主动性是什么样的?
是孩子象小鸟一样,每天在家里面叽叽喳喳;是孩子沉睡了很久的眼睛象星星一样,到处追随着你;是小小的宝贝跑过来,仰着脖子看着你;是孩子突然开始,有问必答;是孩子运用自己已经会的词语,自己搭配成不一定正确但是自己创作的句子;是孩子开始在每次你教东西的时候,马上响应;是孩子开始对很多的东西开始感兴趣,很少在很小的范围内沉迷。。。
这个时候,我们都会享受到为人父母的快乐。
如何实现的?接下来,要分析一下实现的基础:生理基础、能力基础、训练方法。
一、生理基础。
当孩子的生理有很大问题的时候,无论你的训练手段如何高超,孩子是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大的进步的,而且绝对不可能出现持续的进步,一定会僵在某一个地方。所以,解决生理问题绝对是非常重要的
1.解决食物刺激
请大家注意食物不耐受检查(有什么食物对孩子进行着刺激,使孩子大脑糊涂,情绪波动和封闭)操作手段可以说一个专门的小学科,请大家努力学习和研究。
2.解决肠道刺激
请大家注意有机酸检测。(肠道细菌不平衡时,孩子同样会出现情绪和行为的很大反应。)同样也可以说是一个专门的学科,请大家努力学习和研究。
(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下,上面两点从禁食和补充剂上可以比较快的解决到一定的水平,但是从长远来看,同时寻求中医的帮助,从身体的整体调养来解决上述问题才是根本之道。因为我们不希望孩子一辈子有很多东西不可以吃,一辈子没有自己的生理平衡。但中医的调养会过程非常慢,所以,一定要认真的理解: 禁食、补充剂能快速解决当下问题,而中医调整效果虽然慢,却有希望还给孩子一个完整健康的生理状态和食物选择。我们孩子有发展的压力,所以这两点是同等重要的。以上非常重要,大家要好好地理解一下。)
3.解决听觉问题
请大家注意托马迪斯技术。(当孩子听到的声音和正常人有很大差别的时候,会苦于一直在一个混乱的听觉世界里迷茫和痛苦的生活着。)请大家去学习托马迪斯的技术、操作要求、和对应问题
4.触觉、本体、视觉问题的解决
这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感统训练解决范畴,就不多描述了。要说一下的是,视觉刺激,可能会有身体里的病毒有关,我不确定,目前感觉不太好解决,希望大家要多了解和分享。
以上问题都解决了,孩子就具备了可以正常用感知和这个世界去交流的基础,不再难受、烦燥、困顿难当。得到生理上的平静、喘息。
二、能力基础
就是跟随能力。
见上次的语言训练分享(一)跟随。
三、训练方法
在这个阶段我仍然推荐地板时光,另外,重新谈及ABA。
其实,我感觉大多数人,甚至是绝大多数人,对ABA的理解和使用是非常片面的。而ABA实际上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教育方法。它把一个人的发展、一个目标、一个事件,都清楚地分析和归纳为:原因(基础)、现状及目标。把每个目标又切割为可以最终实现的一个一个步骤。
我们大家最熟知的面对面跟着老师学习认知和行为的“ABA方式”,实际上在ABA的理论体系里,可以理解为仅仅是实现跟随的这个环节。所以,所有把孩子长期锁定在“机构ABA”的教育框架内的家长,就是把孩子的发展过长的锁在了交流能力最底层的跟随这一点上。然而,这个跟随的状态,就象只鹦鹉,是不可能实现主动与人沟通的。所以,它不会形成交流,也不可能具备正常交流的能力。
那么现在,大家要去认真地学习ABA的精髓,它会教你分析清楚孩子任何一个奇怪的行为,是由什么导致?你给他什么错误的结果?他会教你分析,任何一个你现在感觉孩子不可能实现的目标,通过什么样的拆分,使孩子立刻开始走上完成这个目标的道路。这个方法,适用于全人类,可以让任何一个孩子、包括成人,实现从弱到强。所以,是有非凡的意义的,值得家长们努力地
理解、研究和实施。
那么,我们抓住了真正的ABA和精髓和方法,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有了进步的驱动力量,可以送他们到任何的目标,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解决发育迟缓的的利器。
而地板时光,则赋予的是灵魂:就是推翻自闭特征的,可以与他人正常连接、交流的愿望和能力。基本上可以理解为改变自闭本质的利器。
从《特殊儿教养宝典》(有些地方翻译为《自闭儿教养宝典》)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孩子心智方面的发展可以从与人有连接(跟随和有兴趣:最低的水平),一直走到对家庭、家族、后代的责任感(最高水平),都是有顺序的呈现和操作方法介绍的。这绝不是不管孩子基础地训练,制造出似是而非的、不能灵活运用的假能力,这绝对是,正确的、真正的的交流。
如果小龄家长都能了解到这两个方法的真正所在,我想大家可能很长时间都不会再去研究什么更多的方法,去跨越孩子实际能力去搞什么交流训练。认真学习、努力实践、夯实孩子正常发展的一步步基础,孩子出现交流的主动性和一定的交流能力,并不算什么不可能实现的问题。实际上,有一批家长都已经做到了,他们正在为了提高孩子的更高的认知和理解力而奋斗,为了孩子越来越接近只需要按正常孩子的教育而奋斗。
关于语言训练的分享,最后的一步:理解,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随着宝贝的进步,再次分享。大家一起加油!
声明:中文译文均为谷歌翻译,外加人工校对。以帮助英文不好的自闭症家长。如有出入,请以原英文出处为准。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2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