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浅说语言训练
发表于 : 周日 5月 05, 2019 10:17 am
转自以琳。这是一篇很好的文章,解释了为何有些孩子迟迟不能开口说话,开了口还有这个那个问题的原因。家长只有了解了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帮助孩子。
一直有不少家长会发帖咨询关于语言训练的问题,我也收到过不少悄悄话,问及关于语言训练的问题。这其中孩子的程度可能差别很大,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我不是语言训练的专业人士,只是有一些相关的资料阅读,然后自己带孩子过程中有些体会。但还是愿意抛砖引玉,试图把这个问题比较完整地说一说,搭一个框架,等着其他高人来填空。
之前我时常喜欢打一个比喻,把语言表达类比于用打印机打印文稿的过程。打印机要能打出文字稿来,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打印机本身没有故障,也就是孩子的发声器官(口腔、舌头、嗓子…)没有大问题;
(2) 打印机和电脑的之间的驱动程序没问题,也就是孩子有表达的动机;
(3) 电脑的文稿有内容,也就是孩子脑子里有货,有足够的认知理解能力。
上面这个比喻基本可以对应孩子不同的语言发展程度。有的孩子尚无法发声,处于缄默;有的孩子会发单音或者简单的词汇,但并不用于交流的目的;有的孩子以上能力具备,但表达的内容相对单调。
同时可以想见,在发声和交流动机基本具备之后(其中交流动机可能有很大的程度差异),语言能力几乎就等于社会性认知理解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程度。
不会发音怎么办
如果孩子不会发音,这可能先要排除一系列生理上的问题。这方面可先去儿童专科医院咨询、就诊,比如排除声带、听力等方面的问题。
很多家长会提到舌系带的问题。我的意见是,不要轻易去认为舌系带的问题影响了孩子的发音。首先是舌系带真属于太短的情况并不那么常见,其次是即便舌系带短,也只是一定程度的影响,不会是根本性的影响。只要孩子的舌头能够舔到上下嘴唇和嘴角,就不会有本质性的影响。这方面可直接去正规的医院咨询。
排除这些问题之后,发音困难或者发音含糊,也可能和口腔肌肉、气息控制等问题有关,这些方面有一些专项训练内容,以琳也有一些训练器材和方法可参考。
有的孩子是某些声母或韵母发不出,这需要逐一去抠,去训练。比如有些爆破音(b、p)发不出,可以用吹泡泡、吹纸屑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发音的感觉。
把纸屑放在小桌子上,给孩子示范着吹下来,同时发出“pu ~~”的音。游戏中模仿小汽车开过来,发出“ba ~ ba~”的音,等等。用这样的方式设法让孩子去体会发音的感觉。
这方面我无特别的经验可以提供,这也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点。
会发音了,连不起来怎么办
有的孩子会发音了,但是只能发单音,连不起来。
这个我也没有特别的好方法。我能想到的是先难后易,能把两个字连起来,而且是两个容易连的音素连起来。好比念复韵母 ao、 iu、ai 这些,先发“a~~”,然后发“i~~”,试着连起来,就是“阿姨~”。
只能是多练,循序渐进。
会发音,但不用于交流怎么办
孩子能发音了,但希望他说话的时候不说,不用于沟通交流,怎么办?
沟通交流是要有动机的。孩子最直接的动机就是提要求。交流的起点,是孩子能适时地用语言来表达他的要求。
关键在于激发孩子的动机。书本上时常介绍的例子是这样的:
如果孩子喜欢玩小汽车,你就把小汽车在他眼前开着玩。如果他喜欢让你把小汽车开到他的胳膊上,就按他喜欢的做。然后停下来,眼神和他交互,他希望你继续开,你就嘴里发出“呜~~”的声音之后,然后接着继续开。几个回合之后,你停下来,示意他自己发出“呜~~”的声音,一旦发出,你就马上继续开。
这就是让孩子体会到,他发出的声音,发出的最简单的语言,是能收到预期效果的。这就是在强化下,激发他的表达动机。
如此拓展,慢慢地让他会说“吃!”、“抱!”、“唱!”….接下去是“我要吃”、“抱我!”、“唱歌!”。
进一步的提高
具备了初步语言表达能力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拓展语言能力。
首先是一个词汇量的问题。孩子要掌握足够多的词汇,才能满足表达的需要。这些词汇可以按词性来逐项考虑。
(1) 名词
名词中又有很多的分类。动物、食品(水果、蔬菜、主食)、交通工具、家具、电器….等等。通过卡片、日常生活中去掌握。
(2) 动词
首先是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爬、拿、打、打开、剥、剥开、摘、捏、提…
也是通过日常生活去教,结合具体情景去教。
(3) 人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阿姨
(4) 场所:公园、饭店、学校、幼儿园、超市、各类商店、运动场、体育馆、游乐场…
带孩子体验、多拍照片。
(5) 时间:上午、下午、晚上、早上、中午、星期天、春节、几点钟、今天、明天、昨天
(6) 形容词
基础的(可感的):颜色、冷暖、高矮、大小、胖瘦、宽窄、高低、粗糙、光滑、软硬…
较高级的:高兴、生气、伤心、漂亮、难看
(7) 方位:上下、左右、前后、里外…
(8) 职业:医生、警察、老师、园丁、机修工…
....
说孩子听不懂指令,听不懂话,要去仔细拆解孩子对这句话中的那个语素不理解、不掌握。要把这些关节都打通下来,才能让孩子理解整句的话。大人说一句“把左边那个红色球拿来”,孩子就得先理解“左边”、“红色”这几个关键语素。
一直有不少家长会发帖咨询关于语言训练的问题,我也收到过不少悄悄话,问及关于语言训练的问题。这其中孩子的程度可能差别很大,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尽相同。
我不是语言训练的专业人士,只是有一些相关的资料阅读,然后自己带孩子过程中有些体会。但还是愿意抛砖引玉,试图把这个问题比较完整地说一说,搭一个框架,等着其他高人来填空。
之前我时常喜欢打一个比喻,把语言表达类比于用打印机打印文稿的过程。打印机要能打出文字稿来,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 打印机本身没有故障,也就是孩子的发声器官(口腔、舌头、嗓子…)没有大问题;
(2) 打印机和电脑的之间的驱动程序没问题,也就是孩子有表达的动机;
(3) 电脑的文稿有内容,也就是孩子脑子里有货,有足够的认知理解能力。
上面这个比喻基本可以对应孩子不同的语言发展程度。有的孩子尚无法发声,处于缄默;有的孩子会发单音或者简单的词汇,但并不用于交流的目的;有的孩子以上能力具备,但表达的内容相对单调。
同时可以想见,在发声和交流动机基本具备之后(其中交流动机可能有很大的程度差异),语言能力几乎就等于社会性认知理解能力和情感的发展程度。
不会发音怎么办
如果孩子不会发音,这可能先要排除一系列生理上的问题。这方面可先去儿童专科医院咨询、就诊,比如排除声带、听力等方面的问题。
很多家长会提到舌系带的问题。我的意见是,不要轻易去认为舌系带的问题影响了孩子的发音。首先是舌系带真属于太短的情况并不那么常见,其次是即便舌系带短,也只是一定程度的影响,不会是根本性的影响。只要孩子的舌头能够舔到上下嘴唇和嘴角,就不会有本质性的影响。这方面可直接去正规的医院咨询。
排除这些问题之后,发音困难或者发音含糊,也可能和口腔肌肉、气息控制等问题有关,这些方面有一些专项训练内容,以琳也有一些训练器材和方法可参考。
有的孩子是某些声母或韵母发不出,这需要逐一去抠,去训练。比如有些爆破音(b、p)发不出,可以用吹泡泡、吹纸屑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发音的感觉。
把纸屑放在小桌子上,给孩子示范着吹下来,同时发出“pu ~~”的音。游戏中模仿小汽车开过来,发出“ba ~ ba~”的音,等等。用这样的方式设法让孩子去体会发音的感觉。
这方面我无特别的经验可以提供,这也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点。
会发音了,连不起来怎么办
有的孩子会发音了,但是只能发单音,连不起来。
这个我也没有特别的好方法。我能想到的是先难后易,能把两个字连起来,而且是两个容易连的音素连起来。好比念复韵母 ao、 iu、ai 这些,先发“a~~”,然后发“i~~”,试着连起来,就是“阿姨~”。
只能是多练,循序渐进。
会发音,但不用于交流怎么办
孩子能发音了,但希望他说话的时候不说,不用于沟通交流,怎么办?
沟通交流是要有动机的。孩子最直接的动机就是提要求。交流的起点,是孩子能适时地用语言来表达他的要求。
关键在于激发孩子的动机。书本上时常介绍的例子是这样的:
如果孩子喜欢玩小汽车,你就把小汽车在他眼前开着玩。如果他喜欢让你把小汽车开到他的胳膊上,就按他喜欢的做。然后停下来,眼神和他交互,他希望你继续开,你就嘴里发出“呜~~”的声音之后,然后接着继续开。几个回合之后,你停下来,示意他自己发出“呜~~”的声音,一旦发出,你就马上继续开。
这就是让孩子体会到,他发出的声音,发出的最简单的语言,是能收到预期效果的。这就是在强化下,激发他的表达动机。
如此拓展,慢慢地让他会说“吃!”、“抱!”、“唱!”….接下去是“我要吃”、“抱我!”、“唱歌!”。
进一步的提高
具备了初步语言表达能力之后,接下来的问题是怎么拓展语言能力。
首先是一个词汇量的问题。孩子要掌握足够多的词汇,才能满足表达的需要。这些词汇可以按词性来逐项考虑。
(1) 名词
名词中又有很多的分类。动物、食品(水果、蔬菜、主食)、交通工具、家具、电器….等等。通过卡片、日常生活中去掌握。
(2) 动词
首先是日常生活中的,走、跑、跳、爬、拿、打、打开、剥、剥开、摘、捏、提…
也是通过日常生活去教,结合具体情景去教。
(3) 人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阿姨
(4) 场所:公园、饭店、学校、幼儿园、超市、各类商店、运动场、体育馆、游乐场…
带孩子体验、多拍照片。
(5) 时间:上午、下午、晚上、早上、中午、星期天、春节、几点钟、今天、明天、昨天
(6) 形容词
基础的(可感的):颜色、冷暖、高矮、大小、胖瘦、宽窄、高低、粗糙、光滑、软硬…
较高级的:高兴、生气、伤心、漂亮、难看
(7) 方位:上下、左右、前后、里外…
(8) 职业:医生、警察、老师、园丁、机修工…
....
说孩子听不懂指令,听不懂话,要去仔细拆解孩子对这句话中的那个语素不理解、不掌握。要把这些关节都打通下来,才能让孩子理解整句的话。大人说一句“把左边那个红色球拿来”,孩子就得先理解“左边”、“红色”这几个关键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