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1、巩固舌尖中音/d/的不送气塞音的发音部位
2、能够发出简单的/d/的发音
3、教师辅助下,提高大运动能力,如踏步、点头等5、增强舌的力量,增加舌的精细运动能力
二、教学准备海苔、勺子、蜡烛、兔偶等
三、教学过程 1、口部运动:舌头力量的训练
1.1勺子进食法:教师用相对浅的勺子盛着食物,水平放进嘴里,勺子进入嘴后,用勺子底部轻轻地向下按压舌体,减少舌的敏感度并促进马蹄形上抬的形成,使上唇下拉,维持 5s后,再把勺子抽出来,抽出来时也要水平拿出。作用:用勺子进食可刺激和加强唇的闭合,也可增加一些零食(零食可选择稍微硬点的,喂进去之后可通过按压、拉伸、敲打以按摩咬肌)
1.2压舌板:压舌板刺激:教师用压舌板刺激幼儿舌前 1/3处,舌尖及舌两侧缘上抬,舌尖下降成碗状提高舌肌肌力推舌法:教师用压舌板向内推舌尖,幼儿用舌向外推压舌板挤舌法:教师要求幼儿努力向外伸舌头,将舌头变细、变紧、变硬推挤联合法:教师用压舌板向内推舌尖,幼儿将舌头变细、变紧、变硬,幼儿用舌向外推压舌板
1.3自主运动:向上使舌尖发痒:压舌板置于舌尖下面,向上拍打舌尖使舌尖发痒从前向后使舌尖发痒:从距离舌尖 50px的地方向舌尖移动,使舌尖发痒从后向前使舌尖发痒:使舌的两侧发痒:用压舌板从舌侧缘边向舌尖移动,使舌尖发痒,再换另一边一二三拍打我:用压舌板拍打舌尖,舌的俩侧缘和舌面,教师提问“拍打在哪里?”预设幼儿回答“拍打在这里”(通过“ zh”的发音亦可诱导舌的上抬)
舌的向上运动方法: 1、舔海苔法
1.1教师将海苔放于幼儿上唇,并缓慢夸张地示范、引导幼儿舌尖向上去舔海苔;
1.2若幼儿不借助下唇的替代而用舌自主向上舔到上唇的海苔,教师可将海苔放于离上唇稍远的地方,缓慢夸张地示范、引导幼儿舌尖向上去舔海苔;增强舌的力量;
1.3教师将海苔放于幼儿下唇,并缓慢夸张地示范、引导幼儿舌尖向下去舔海苔;
1.4若幼儿不借助上唇的替代而用舌自主向下舔到下唇的海苔,教师可将海苔放于离下唇稍远的地方,缓慢夸张地示范、引导幼儿舌尖向下去舔海苔;增强舌的力量;
1.5教师将海苔置于幼儿唇的左侧,缓慢夸张地示范、引导幼儿舌尖向左去舔海苔;教师将海苔置于幼儿唇的右侧,缓慢夸张地示范、引导幼儿舌尖向右去舔海苔;促进舌的精细分化;
1.6教师将海苔放于幼儿嘴唇的正前方,诱导幼儿舌伸出口外并努力变细变紧变硬去舔海苔,增强舌的力量; 1.7如果可以的话,给幼儿喝些
咸金桔水,休息一下;
沟通:
1、当幼儿进教室时,教师眼睛瞥向电灯开关,并说“请 @@开灯”,当灯亮了,教师惊喜地说“灯亮了。”提问幼儿,什么亮了,预设幼儿回答“灯”。重复三声 “灯灯灯 ”。丰富 /d/的语言环境,幼儿尽可能地模仿;
2、教师示范搬凳子,并用手拍拍表示坐;幼儿模仿教师搬凳子,并说“凳”,拍着凳子说“凳凳凳 ”;
3、当幼儿想要吃某样东西的时候,教师手势示意幼儿等一等,并让幼儿模仿 “等一等 ”
4、教师和幼儿打招呼,预设幼儿叫“戴老师,好”
5、教师开始点名,幼儿听到名字喊“到”
6、教师提醒幼儿听以下声音并模仿:小汽车“滴滴滴 ”;一秒钟“滴哒 ”;小水滴“哒哒哒 ”;小喇叭“哒滴哒滴哒 ”;小火车“嘟嘟嘟 ”;摩托车“ du”(啭音训练);救护车“滴嘟滴嘟滴嘟 ”;小手敲敲“咚咚咚 ”(音乐《咚咚咚》);小马跑步“得得得 ”;铃铛“叮叮当 ”; 7、运动:教师播放音乐,和幼儿一起做点头、抬头、拉耳朵、摸头发、动动腿、踏步、蹲下等运动,并发音“点头、抬头、朵、头、动、腿、踏、蹲”等
舌尖中 D的构音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1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