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语言和理解力

语言培训和康复 - Speech Language Therapy at home or from SLP
回复
头像
khu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帖子: 2096
注册时间: 周二 3月 12, 2019 10:55 am
国家/城市: 多伦多
联系:

功能性语言和理解力

帖子 khu » 周一 1月 13, 2020 2:07 pm

陈鸿伟:功能性语言和理解力

功能性语言是真的能够发挥在人际互动交往中,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达成目的,一来一往的互动。功能性必须能够在环境当中发挥它的效率。我们要期待孩子更多的语言与环境互动,而不是只大量的说话。一般儿童从1岁开始有很多声音和环境互动,但是这不算语言,只算声音,但是这个声音几乎有很多功能,能够和环境相互调整。一直到孩子2岁他们有更多语言出现,词、字、句子,和环境互动更好,更能称得上功能性语言的部分。一岁左右的声音也具有极大的功能性。

我们对我们功能语言的定义要有足够的调整,不只是有组词,句子,名词等。小小孩睡醒找不到妈妈,会用哭声吸引妈妈注意,他们皆有这种声音和外界互动调控的方式,运用声音与环境互动,达成重要目的。大龄儿童多半是情绪上的问题。孩子生理、本能、情感等随生理年龄发展越来越复杂,随着需求的提高,他们和环境的磨合力就更多产生困难,需要功能性语言和环境做好更密切的控制。可以从大龄孩子照顾的困难上可以看到功能性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龄孩子可以用语言,图片沟通系统等方式沟通,就会唤起外界给与他们足够帮助,减轻焦虑。语言不一定是我们平时所认识的语言。6、7岁是个关键的指标,如果超过6、7岁还没有语言,我们要帮助和外界互动的功能性并非语言的诱发。

孤独症孩子的问题:有的孩子高功能在功能语言描述很好,小龄和中低功能会比较缺乏,我们需要帮助的是建立功能性语言。=妈妈着急更多发音和文字。好多孩子会发音对外模仿,有更多仿说问题,模仿和仿说不一样。孩子有模仿能力是更有效学习外界声音和外界互动。而仿说是更大的问题。比如大人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也会重复。仿说问题很多孤独症儿童会表现。

有的孩子自言自语,答非所问,自问自答这些都是孤独症在临床常见问题。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多半与功能行语言有关。孩子们这样的问题都有原因,每个症状原因都不同。一半儿童1岁半2岁后 才有大量明显语言出现。孤独症在主动交往上困难,更难有主动模仿能力,自发模仿的困难,一般儿童习得语言前有基础能力,眼神、一来一往互动等。大量主动模仿学习别人的意图,如何用声音和别人互动。无口语的孩子,第一个问题交流愿望很少,语言能力旧的认识是文字长度,新的认识就语言的功能上。语言表达在功能上究竟有什么作用。无口语孩子有社会性互动、沟通问题。无口语孩子有口部肌肉等问题影响他愿不愿意主动发声和外界互动。
很多孩子自言自语,因为孩子对外界关注不是稳定,临床和孩子互动时,语言性和社会互动能力经常合并评估,语言功能会影响社会性互动的复杂度,而社会性互动能力影响语言学习能力。很多孩子自言自语,因为孩子缺少连贯性关注与互动,所以他们往往跟环境,机械记忆的优势弥补语言互动的缺失,所以他们一连贯把外界声音整个复制下来。有的孩子说“妈妈,我要吃饼干可以吗?可以,给你。”整段话都说下来,这些话不是有效的功能性语言。他们没有办法掌握更多的功能性语言,更多的是机械的记忆语言。他们有时候把声音和情境套错了。这些事自言自语的问题。有的孩子答非所问。这些都是社会性上互动的障碍,不清楚如何维持一来一往互动,例如,聊天功能,聊天随机,动态,不好教。聊天为例,如果我们今天唱一首歌,下一句很多人都可预测,因为这些歌曲,诗词,广告词比较结构、固定,孩子可以用机械性记忆记忆背诵,可以很清楚知道下一步是什么,但是这个能力在聊天中很难发挥出来,聊天中我们要观察对方,大量预测和了解,我的话对方是否理解、愿意听?对方的反应是什么?我对对方个体认识情绪经验,告诉我们如何更合理下一步沟通。所以我们和别人聊天用了整个认知能力和记忆系统,甚至揣测别人,我们可以聊天时修正我们的口语等,来迎合对方的口味和需要,使聊天更加生动。聊天在互动上的要求相对高。很多孤独症,高功能孩子在要求功能比较好,所以我们今天针对中低功能和小龄儿童。

如果我们学习外语,我们学习之前都要有一些基础能力帮助我们习得外来语言,眼神上交流、一来一往等都会影响习得语言的速度和过程。我们要促发孩子的功能性语言,我们要确定孩子主要的问题是什么。例如闽南语对大家来说是困难的,如果一个小孩对大人伸手意思是拿苹果,但是我们大人解读了孩子语言但是说的话是孩子听不懂的闽南语,孩子能掌握的是大人说出话后换来的随之而来的环境的互动,所以这个互动过程直接考研大人能否提供合适的外界声音帮助孩子理解。相互协调注意力,手势上解读有困难,这些孩子还有狭隘兴趣问题。家庭中有视觉、听觉上等刺激线索在环境当中,孩子的兴趣狭隘,他们对感兴趣的刺激都有过度选择性的问题。提前学好眼神接触,一来一往,和相互协调注意力,才提前学会功能性语言。理解力的部分,我们要控制好孩子环境之中出现的刺激物。

在ABA基础里行为学,我们给孩子做指导时要掌控好我们的目标,我们尽可能把孩子的教育目标切割到最小,每一次只呈现一个目标。家长提供一个互动视频,我们看到家长期待孩子更多语言和大人互动,我们很着急孩子在人称代词、问句、礼貌用语多使用,孩子却始终没有得到强化。行为学告诉我们如何切割,如何只使用单一目标方式让孩子学到如何与环境互动。如果小孩对大人说苹果,大人直接把苹果交给他,孩子直接学会原来说苹果可以影响控制这个环境,帮助他自己得到这个东西。这个功能和控制环境的能力就得到了放回。我们控制得越好,越能让孩子能理解。我们教孩子时把目标切割得更小。仿说问题,模仿关键性字词真正为环境所理解,经常仿说的孩子教他一个词、一个字还是整个句子?我们使用目标时要对孩子足够理解,才能帮助他们语言上的理解。互动能力提高,这部分语言功能能力也会提高。


声明:中文译文均为谷歌翻译,外加人工校对。以帮助英文不好的自闭症家长。如有出入,请以原英文出处为准。

头像
khu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帖子: 2096
注册时间: 周二 3月 12, 2019 10:55 am
国家/城市: 多伦多
联系:

Re: 功能性语言和理解力

帖子 khu » 周一 1月 13, 2020 2:07 pm

谈做法:我们经常会在临床区分两大块:

1)点心时间
我们在点心时间过程中透过食物与孩子一来一往交流,食物是关键性的素材,而不是我们了解的强化物和奖励孩子的表现。所有的孩子都一样,他们都有所谓的需求上能力,生存性本能:吃。这是孩子最基本生存上的需要。如果孩子一天吃三餐,再加水果零食,如果大人在每一天能够把五餐运用起来,很快在一周三十五顿饭把孩子功能性语言提高,这是很提贴近生活的做法。利用这个环境可以帮助孩子在功能性语言上的互动。我们需要孩子大量有互动,我们用孩子喜欢吃的东西。
当然有的孩子有过敏的问题,我们先排除过敏食物,挑选孩子喜欢的食物,他们才有沟通的原因和外界主动互动,我们要整理一个清单,孩子比较感兴趣的食物。以往在ABA中要列1-15个孩子感兴趣的食物,还要排列优先顺序,决定一天五顿饭中怎么样介入帮助他们,我们要有效利用1-15个食物。我们要注意食物的量的部分,我们需要诱发培养孩子功能性语言部分,不是孩子更快吃饱得到他的食物,不是一整天孩子都在被满足吃东西,所以我们要控制食物的量,提前处理好。很多养成习惯的孩子不喜欢大人在她面前把食物分得很小,有的孩子会想整个掌控手里,整包拿走。所以我们要提前控制和处理食物的大小,这样可以减轻孩子的焦虑。大小有一定得规范和限制,基本要控制孩子在几秒钟吞咽下去,不是需要太久,我们要控制孩子更多的与我们交流,而不是花费时间在咀嚼吞咽上,所以食物素材和食物大小都要考量。如果我们选择的食物很难咀嚼,比如牛肉干,但是牛肉干在口腔时间太长可能不适合作为这样的素材,或者我们要大小上要更要好好控制,比如海苔,入口就化。如果孩子可能有情绪,可以给的大一些。我们把食物大小区分成合适大小,目的是与我们有一来一往互动。棒棒糖这种慢慢享受的不适合我们选择,有的孩子喜欢吃板蓝根零食入口即化,可以选择。

点心对于他们而言,只要你挑对了食物,他们在注意力上的掌握和沟通意图上的掌握。我们是希望他们是沟通,进行功能性沟通,而有些家长准备好了食物,可是今天孩子不是很积极,我们要考虑孩子的状态和接受度,换个食物可能是更好的方式,或者等到下一次。而不是很着急的一定要这一次完成而破坏孩子沟通中的积极性。怎么说要看孩子当下的发展目标而定,如果孩子还没有语言,他需要一些模仿力,如果孩子已经有模仿了,那我们就把语言精简,让他模仿。我们在使用示范的时候,先从名词开始再到动词再到形容词。一旦孩子跑到我们面前讲苹果,我们就能明白。而如果他只说要吃,我们不知道他要什么,所以名词很重要。他说苹果,是拿苹果,还是要吃苹果,接下来是红色的,绿色的,大的,切块的苹果,是下一步进行的扩充和泛化。

2)感觉

点心时间是很好用的五顿饭外的互动。肚子饿要吃食物补充,我们大脑也需要养份。大脑需要感觉去刺激神经,孩子需要这种刺激,并不意味着这有问题,大人也需要这种刺激。工作之余我们也需要各种感觉来放松自己。大脑这些感觉性需要,也是我们提供刺激的方式。

点心时间,孩子只要看见就可以掌握到注意力。而这些活动,不一定能第一时间就掌握好。更需要我们大人去开启这些活动,不太适合大人用语言去刺激。先示范给他看,先玩起来再说。所以同等的做法,在我们已经开启感官刺激之后,一样可以借由旁白在孩子已经开启的沟通意图的时候,比方说已经有手势,爸爸把孩子任高,孩子很兴奋,举手希望爸爸再保一次,这个信号告诉大人可以用旁白指导孩子跟外界沟通表达。孩子们在这样的过程中会很快理解,外界如何和他互动。举个例子:有很多父母都很着急,孩子可以有意识的喊爸爸妈妈,这样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游戏来引发孩子,比如藏猫猫,喊妈妈的时候,妈妈就出来,这样孩子会慢慢理解妈妈的含义。

在孩子已经明确地表明要求的时候,家长不要提过多的目标,例如手放好,看着我等等。等孩子的沟通已经很精熟了,再去提要求。理解力的部分,功能语言的提高,理解力也会提升。比较高级的理解力部分,就要回到社会性互动。我们要在这样的互动中,提高他们对人的兴趣。

我们要思考怎么示范鼓励让他了解喊妈妈是有意义的。
声明:中文译文均为谷歌翻译,外加人工校对。以帮助英文不好的自闭症家长。如有出入,请以原英文出处为准。

回复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2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