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可以这样训练自闭症孩子上厕所

应用行为分析,早期丹佛模式,地板时光,动机操控,RDI 等 - ABA,ESDM,DIR,RDI, SERTS, Son-Rise etc.
回复
头像
khu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帖子: 2098
注册时间: 周二 3月 12, 2019 10:55 am
国家/城市: 多伦多
联系:

转贴:可以这样训练自闭症孩子上厕所

帖子 khu » 周四 5月 16, 2019 7:45 pm

转自:小小鸟ABA
原来在国内的时候,我们全家每年都会出门旅游两次。因为在阿力一岁的时候我们发现,每次带他出去一次,回来后他的进步就特别大。但不好的地方在于,每次带他出去,尤其是去国外,我们都给他穿上尿不湿(国外很多国家不似国内可以容忍孩子当街小便),结果每次回来以后,他都会习惯性地尿裤子——他没有意识到我们回来以后就给他脱了尿不湿。然后,然后,我们每次回家都得重新训练他怎么上厕所,直到他4岁由于彻底告别纸尿裤(包括晚间)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当初训练了他好几次,印象特别深刻,所以当一位妈妈给我留言说发愁训练家里的宝贝上厕所的时候,我一口气应承下来写一篇“心得”。
训练自闭症孩子上厕所比训练一般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但其实原理是相通的。我个人的经验是,当孩子有如下表现的时候,训练ta上厕所的“时机”就成熟了:
当孩子在纸尿裤里尿了或是拉了以后会告诉大人,或是会有其它表示(对于无口语的孩子来说)
能够独立地脱下、穿上裤子
膀胱能憋尿
能够听懂简单的一步指令,如坐在马桶上;冲水等
可以说,这些条件是训练所有孩子上厕所的前提。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可能需要孩子大些才会具备以上的条件,训练ta们上厕所的过程也会长些。我们家长一定不要操之过急。
拆分任务
我在训练阿力的过程中最大的一个心得就是——在训练自闭症孩子上厕所时,最好不要把独立上厕所当成一个整体目标来完成,而是可以把它拆分成数个小目标。比如,先让孩子对厕所和马桶熟悉(功能、用途);然后再训练孩子在马桶上安坐;再到在马桶上小便;最后训练大便。
及时强化
既然我们把上厕所当成一项任务来训练,我们就需要记住及时鼓励、提供辅助的ABA原则。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这个孩子有效的未必适用于那个孩子。这需要我们每个家长留心并摸索。
强化物可以多种多样。阿力的强化物就是来自大人的赞美。只要一听夸奖,这个小朋友就飘起来了 有的孩子喜欢玩玩具,那就不妨带着ta心爱的玩具上厕所。我还听一个妈妈说,为了让他儿子在马桶上坐几分钟,她不惜把孩子最爱的零食拿到厕所来作强化物。哈哈,只要管用,什么强化物都可以拿来试试。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强化一定要及时。我认识的一个爸爸在儿子第一次在马桶上成功便便以后,中午专门带孩子去吃了最爱的牛排。强化好的行为是没有错的,但问题是如果强化不及时,我们的孩子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这个强化和他坐在马桶上便便有关,那么下次又怎么能指望他还这样作呢?
对于会尿在、拉在裤子里的小朋友,父母可以在ta裤子干爽的时候表扬ta,让孩子知道短时间憋尿和憋便是对的。
外界辅助
在训练自闭症孩子如厕之前,我们最好掌握孩子的大小便规律,以便把握ta想上厕所的机会进行训练。我看过美国一本书介绍一个方法来促使孩子增加上厕所的次数。具体说就是给孩子吃比较咸的饼干(或其它食物)然后大量喝水,之后每30分钟带孩子去一趟厕所。这样经过几天持续高密度训练下来,孩子有很大机会学会在大人的引导下上厕所小便。想起当初训练阿力上厕所的那几天,简直可以说刚出厕所,又进厕所,忙得团团转。但效果是杠杠的。
如果孩子的表达能力不好,不能告诉大人自己要上厕所,那么就抓住每次ta快有尿意的时候,教孩子说(或用图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这种情境下的教学,往往能很快地教会孩子正确表达。
视觉支持
对很多视觉学习型的自闭症孩子来说,如果有一个视觉辅助来把上厕所的步骤描述清楚,将是十分有用的。比如下图的这个事例就很清晰,让孩子一目了然。
除了这样的图例视觉辅助,有些无口语的自闭症儿童习惯使用PECS (请戳 自闭症词汇:PECS对无口语自闭儿有多重要?), 那我们也可以拿PECS作视觉辅助与沟通工具。
我个人认为,视觉辅助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在于流程的统一。也就是说家里的每个大人都会按照统一教的流程教孩子上厕所。不会出现一个人这样教一个人那样教的局面,从而避免了孩子的迷惑。
克服恐惧
很多自闭症的孩子都有着刻板的问题,比如阿力之前就非用一个从北京带过来的马桶圈不可。有的孩子是只能在家里上厕所,到了机构或是学校看到那里的马桶,就不能够适应。这些情况说到底都是孩子由于对未知的事物产生恐惧,从而只能依靠已知的经验(物品、地点等)来消除内心的不安。
自闭症的孩子通常不喜欢改变日常的规律,如果孩子很执拗的话,教ta如厕就需要极大的耐心。之前的文章中(请戳:谈谈孩子的刻板行为的干预)我也写过阿力曾经执着于他的绿色马桶圈,简直到了非此圈不便便的地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后来通过ABA干预才逐渐好转。
但如果孩子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上厕所,也未必是坏事(至少比只用纸尿裤强)。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ta。举个例子:我听认识的一位美国妈妈说,为了她儿子在马桶小便,她先给爱在后院小便的孩子买了一个他喜欢的桶,放在后院,引导孩子在桶里小便。之后再把桶拿到客厅里,让孩子在客厅里小便。再之后把桶挪到厕所,放在马桶边让孩子小便。最后,到她儿子终于肯在马桶里小便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
最后我想说的是,对于很多自闭症的孩子来说,一个行为从开始训练到精熟通常需要三周左右的时间。大人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不上道”而着急,甚至拔苗助长。
如果你在训练孩子一段时间后都看不到效果的话,可以暂停一下,过两三个月再试试看。我们的孩子,通常有着自己的节奏。父母所能够做的,就是耐心、耐心、再耐心。


声明:中文译文均为谷歌翻译,外加人工校对。以帮助英文不好的自闭症家长。如有出入,请以原英文出处为准。

回复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2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