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桌面教学小技巧的认知
发表于 : 周三 8月 21, 2019 8:24 pm
转贴:
给孩子上好课,不仅仅需要技术,更是一门综合艺术。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专业人士,怎样才称得上优秀的特教老师?有何标准?
每个人的说法可能不一样,大多数可能会说切入点准确、教学内容难易适中搭配合理、课堂控制松紧有度、辅助与强化运用合理、行为管理科学有效等这些标准。孩子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他自身的能力和潜力,教育是发掘其潜力与发展其能力的最有力的途径。
文| 张春华(BCaBA,以琳研究部总监)
桌面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育教学活动。一般儿童的家庭教育,无论是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场景,可以无所不在,形式灵活多样。桌面教学会较容易地让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自闭症孩子由于自身的某些特点,比如注意力分散,视觉专注力不足,对语言指令的执行有限等,所以这种教学形式是有必要的。
桌面训练的有效性
孩子目前是什么程度,教师无从选择。教师能做的就是增长自己帮助孩子的本领,在孩子的学习中提供最好,最给力的帮助。桌面教学的有效性仰赖于教者对孩子的行为管理水平、课堂的组织水平以及对课题难易程度的灵活把握。
桌面教学的技巧性
(一)管理孩子
当特教老师接到一个新孩子,需要高度关注孩子坐姿及其舒适度等,避免课题内容之外的因素影响教学效果。首先从此做起,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教师上课时既要悉心关怀孩子的身体,也要养成孩子一个良好的上课习惯。这会增多孩子得到表扬的机会,会给孩子带来特别的成就感,也拉近了师生距离,让孩子逐渐地愿意上课,甚至渴望上课。
站好:上课和下课时,老师需要孩子起立问好;课中操作时,需要让孩子站起来做动作或操作物件等,并要求孩子站好。
坐好:整个课堂,都要求孩子坐好,挺直肩膀和腰板,脖子也抬起来。当孩子这些方面做得好时,老师对孩子肯定和鼓励的话语要及时跟上。
手放好:让孩子手臂交叠放在桌面上,或者把小手放在桌子的左右两边,不可以放在桌子下边,因为孩子在桌子下面做小动作,老师较难发现。手背后的姿势,一般是集体课常有的要求,而个训课常常需要孩子用手操作,所以桌面个别教学中一般不需要手背后。
脚放好:一般而言,孩子坐在椅子上,需要两脚基本并拢地放好。如果孩子喜欢把一只脚伸出去,老师可以说“把脚放好”,也可以试着发指令“跺跺脚”,他的小脚就很自然地收回。同时要注意孩子自身高度和椅子高度的比例,当孩子坐在小椅子上,小脚一定是恰好自然地放在地上,最好不要处于悬空状态,否则可能会有踢来踢去的动作。
管住小嘴巴:有些孩子有自言自语或玩声行为,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始就告诉他:要管住自己的小嘴巴,不能随便说话。有的孩子或许听不懂这样的话,老师可以告诉他“安静”,或者做一个把手放到嘴巴上“嘘”——表示“安静”的动作,或者让孩子看着老师,老师紧闭嘴唇,让孩子模仿老师。他会逐渐地懂得老师让他“安静”的要求,而一旦他遵守了,老师要立即表扬他。对于上课时自言自语或玩声的行为,老师更多的是需要告诉孩子老师的要求,让他知道该怎么做,而不是单单警告,负面语言没有意义,并没有为孩子建立一个适当的行为。如果老师不小心这样做了,这个行为不但不会停止,反而可能会强化孩子。
课中做几次整理活动:根据孩子的情况,见缝插针地发指令“把脚(手)放好”,或“手放好了吗?”“脚放好了吗?”“我检查你的小手”“我检查你的小脚”。渐渐地,孩子就明白了老师的意图。时间长了,老师一个眼神或者简单地说:“手!”“脚!”,孩子就会明白老师让自己把手/脚放好。
看得舒服:别逼视孩子,注意避免在操作中让孩子看起来很累眼睛的现象。除非是刻意训练孩子的视觉能力等,否则卡片不要离他太近、太远或太高,让孩子看得舒服些。关于这些,老师一般较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果经常录一录自己的教学视频,课后回放观看,老师可以找出很多问题,自我修正的成本很低但非常有益。
听得舒服:有人运用高昂的声调试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期待震住多动的孩子,这在短期内或多或少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这并不是好办法好主意。首先,没有人愿意听那些让耳朵发痛的声音;其次,时间久了这会让孩子对一般的说话声不敏感。教者的声音,要适中为好,以两人谈话时的高度为准,再根据具体需要,适当添加温柔、热情、赞赏和威严的成分。这些职业技巧,是要单独练习的。同样,也可以通过回看自己的教学视频加以改进。
明确而严格的课堂规矩:特教老师要提前与学生讲清楚课堂规矩,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果课堂规矩不明确,可能会使课堂处于涣散状态,降低教学效果。
把桌面还给孩子:让孩子以最佳空间进行操作。每个操作者都喜欢用自己舒服的姿势上课,这是允许的,但如果以双臂“霸占”桌面,致使学生操作的空间大大减少,这就需要臂下留空了。桌面尽量留给孩子用。
给孩子上好课,不仅仅需要技术,更是一门综合艺术。有一句话说得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专业人士,怎样才称得上优秀的特教老师?有何标准?
每个人的说法可能不一样,大多数可能会说切入点准确、教学内容难易适中搭配合理、课堂控制松紧有度、辅助与强化运用合理、行为管理科学有效等这些标准。孩子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他自身的能力和潜力,教育是发掘其潜力与发展其能力的最有力的途径。
文| 张春华(BCaBA,以琳研究部总监)
桌面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课堂教学是主要的教育教学活动。一般儿童的家庭教育,无论是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场景,可以无所不在,形式灵活多样。桌面教学会较容易地让学生注意力相对集中,自闭症孩子由于自身的某些特点,比如注意力分散,视觉专注力不足,对语言指令的执行有限等,所以这种教学形式是有必要的。
桌面训练的有效性
孩子目前是什么程度,教师无从选择。教师能做的就是增长自己帮助孩子的本领,在孩子的学习中提供最好,最给力的帮助。桌面教学的有效性仰赖于教者对孩子的行为管理水平、课堂的组织水平以及对课题难易程度的灵活把握。
桌面教学的技巧性
(一)管理孩子
当特教老师接到一个新孩子,需要高度关注孩子坐姿及其舒适度等,避免课题内容之外的因素影响教学效果。首先从此做起,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教师上课时既要悉心关怀孩子的身体,也要养成孩子一个良好的上课习惯。这会增多孩子得到表扬的机会,会给孩子带来特别的成就感,也拉近了师生距离,让孩子逐渐地愿意上课,甚至渴望上课。
站好:上课和下课时,老师需要孩子起立问好;课中操作时,需要让孩子站起来做动作或操作物件等,并要求孩子站好。
坐好:整个课堂,都要求孩子坐好,挺直肩膀和腰板,脖子也抬起来。当孩子这些方面做得好时,老师对孩子肯定和鼓励的话语要及时跟上。
手放好:让孩子手臂交叠放在桌面上,或者把小手放在桌子的左右两边,不可以放在桌子下边,因为孩子在桌子下面做小动作,老师较难发现。手背后的姿势,一般是集体课常有的要求,而个训课常常需要孩子用手操作,所以桌面个别教学中一般不需要手背后。
脚放好:一般而言,孩子坐在椅子上,需要两脚基本并拢地放好。如果孩子喜欢把一只脚伸出去,老师可以说“把脚放好”,也可以试着发指令“跺跺脚”,他的小脚就很自然地收回。同时要注意孩子自身高度和椅子高度的比例,当孩子坐在小椅子上,小脚一定是恰好自然地放在地上,最好不要处于悬空状态,否则可能会有踢来踢去的动作。
管住小嘴巴:有些孩子有自言自语或玩声行为,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始就告诉他:要管住自己的小嘴巴,不能随便说话。有的孩子或许听不懂这样的话,老师可以告诉他“安静”,或者做一个把手放到嘴巴上“嘘”——表示“安静”的动作,或者让孩子看着老师,老师紧闭嘴唇,让孩子模仿老师。他会逐渐地懂得老师让他“安静”的要求,而一旦他遵守了,老师要立即表扬他。对于上课时自言自语或玩声的行为,老师更多的是需要告诉孩子老师的要求,让他知道该怎么做,而不是单单警告,负面语言没有意义,并没有为孩子建立一个适当的行为。如果老师不小心这样做了,这个行为不但不会停止,反而可能会强化孩子。
课中做几次整理活动:根据孩子的情况,见缝插针地发指令“把脚(手)放好”,或“手放好了吗?”“脚放好了吗?”“我检查你的小手”“我检查你的小脚”。渐渐地,孩子就明白了老师的意图。时间长了,老师一个眼神或者简单地说:“手!”“脚!”,孩子就会明白老师让自己把手/脚放好。
看得舒服:别逼视孩子,注意避免在操作中让孩子看起来很累眼睛的现象。除非是刻意训练孩子的视觉能力等,否则卡片不要离他太近、太远或太高,让孩子看得舒服些。关于这些,老师一般较难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果经常录一录自己的教学视频,课后回放观看,老师可以找出很多问题,自我修正的成本很低但非常有益。
听得舒服:有人运用高昂的声调试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或期待震住多动的孩子,这在短期内或多或少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这并不是好办法好主意。首先,没有人愿意听那些让耳朵发痛的声音;其次,时间久了这会让孩子对一般的说话声不敏感。教者的声音,要适中为好,以两人谈话时的高度为准,再根据具体需要,适当添加温柔、热情、赞赏和威严的成分。这些职业技巧,是要单独练习的。同样,也可以通过回看自己的教学视频加以改进。
明确而严格的课堂规矩:特教老师要提前与学生讲清楚课堂规矩,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果课堂规矩不明确,可能会使课堂处于涣散状态,降低教学效果。
把桌面还给孩子:让孩子以最佳空间进行操作。每个操作者都喜欢用自己舒服的姿势上课,这是允许的,但如果以双臂“霸占”桌面,致使学生操作的空间大大减少,这就需要臂下留空了。桌面尽量留给孩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