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自然情境下激发有语言孤独症儿童表达的主动性

语言培训和康复 - Speech Language Therapy at home or from SLP
回复
头像
khu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帖子: 2102
注册时间: 周二 3月 12, 2019 10:55 am
国家/城市: 多伦多
联系:

如何在自然情境下激发有语言孤独症儿童表达的主动性

帖子 khu » 周四 5月 23, 2019 10:56 am

内容摘要:孤独症儿童主动性语言的发展存在严重障碍,除了生理和语言理解障碍的原因之外,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缺乏表达动机——为什么说,缺乏表达内容——说什么,缺乏表达技能——怎么说。许多孤独症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说话,不知道语言用来干什么,不明白语言在满足自己需要时具有的工具性功能。运用语言比学习学会语言更重要,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自然情境来激发孩子表达的主动性,培养孤独症孩子学习语言的信心、动力,逐步提升他们语言康复的水平

关键词:情境、动机

正文:
自然情景教学法,就是运用具体的活动场景或提供学习资源以激起孤独症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训练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包括生活的情境、活动的情境……等,使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情景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的整体结构感知和把握学习内容。自然情景教学法是在随机或设计的各种生活学习场景下,老师利用生活语言引导孤独症儿童与人交往,学习。该方法的关键是在于引导孤独症儿童说出或做出生活中比较自然的语言和符合社会规范的、最普通的、为常人可以接纳的行为。
一、在活动的情境中培养孤独症儿童主动表达的动机
孤独症儿童一般兴趣狭窄,常陷入单一的感觉之中,只喜欢某种物体,如一段细绳或一块木片;只喜欢某种活动,比如看旋转的物体。我们可以多观察孩子,让孩子先动起来,在自然情境的活动中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在哪。老师挖掘孩子的兴趣点和孩子一起互动,激发孩子主动表达的动机。
一次课间休息时无意间发现一个孩子比较喜欢将手伸出来朝着电风扇吹,我也跑过来参加他的活动,我用夸张的语气给孩子做旁白:“大风吹, 呜—”。孩子竟然对着电风扇吹了好几下,我就赶紧与孩子一起模仿撅起小嘴巴往外吹气,之后我拿起一张很薄的纸张,用夸张的动作把纸吹跑,在落下的那一刻并用夸张的语言做旁白,让孩子感受视听动带来的快乐,孩子看着特别地陶醉,高兴的不得了,后来我就与孩子轮流吹,孩子表现的非常开心,整个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正在我们玩的最开心时,我轻轻拉起孩子的小手贴近我的脖子让他感受声带的振动。让他和我一起发“呜”的音,慢慢地孩子也发出了“呜——”的声音。当我说“大风吹”时,他马上就接上了风吹的象声词“呜—”。以前上课时这个孩子学习“呜”的发音很困难,有口型的动作,但气息和声音都很小。一个简单的送气音“呜”我在课堂上用了那么长时间也没有成功,而是在自然情境的活动互动中十几分钟就学会了。
兴趣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中我们容易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找孩子的兴趣点时老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孩子互动起来,“疯”起来做孩子的玩伴,让孩子感觉到人也是有趣的,在活动互动中能让孩子体会用语言和别人交往的快乐,学生在活动的情境下、愉悦、轻松的心态下很容易激发孩子主动表达的动机。这种方法既利于学生对这句话所对应的情境理解,避免以后在生活中使用不当,又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
二、在自然的情境中培养有语言孤独症孩子的主动表达的动机
有语言孤独症儿童理解能力差,他们的语言中并不缺少词汇,但是这些词汇绝大多数是消极的,无内容。只是一些语言的空壳。有的孩子经训练后能说出“爸爸” “妈妈”这两个词,但他们并不知道每天和他一起生活,照顾他生活和学习的就是他的亲爸爸、亲妈妈,也不会见了爸爸、妈妈亲热地打招呼。这就是说如果我们只注意了语音教学,而没有把声音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并且使孩子明白他发的那个音就是代表摸一个具体的人,或物,或一个现象,一个活动,,那么孩子所学到的东西就只能是一个声音的符号,不代表任何意义。最好的环境就是孤独症儿童每天可以接触到的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中,给孤独症儿童丰富的语言刺激十分重要。
今年我们的学校搬到了平谷城区的边上,学校的周围有菜园子,在学完蔬菜配对后,我们带孩子到菜园中边玩边学,引导学生用已知的卡片去实际环境中去配对,我们先做了图文兼有的卡片“辣椒”“黄瓜”“茄子”,教孩子怎么用这些卡片和实际的蔬菜配对。经过几次训练,孩子不仅掌握了配对的方法,而且由此喜欢上了这种在自然情境中学习语言的方式。建立了实物与图片之间的关系。知道了“辣椒”不仅仅是一个词,一个图片,更是可以看到的、她的颜色有绿色的,也有红色的、还有褐色的……可以摸一摸的——是尖尖的、而且还可以吃,它的味道是辣的。很好的理解了辣椒这个词,使语音与实际的内容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具体事物的表象牢牢记住,在训练过程中还要尽量能让孩子直接用眼看到、用手摸到、用鼻子闻到或者用脚踩到,鼓励孩子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到语言训练中,帮助孩子整理、搜集、丰富已有的感知经验。在菜园里学生很放松,学得很愉快。让孤独症儿童感受到语言是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的。以后每次外出时,孩子还会查看口袋里有没有带卡片。看到就会很高兴。后来这种在自然情境中学习语言的方式成为了一种游戏。在超市时,老师说:“辣椒在哪里”孩子会飞快地跑向辣椒,并把卡片贴在辣椒上。老师欣喜地伸大拇指表扬时,孩子会露出浅浅的甜甜的微笑,渐渐地他们开始对老师的声音感兴趣,对尝试发音也有了兴趣,,就这样,我们让孩子感受到了一个事实:不同声音代表了不同的意义,而且声音是很动听的,是有感情的。孩子对语言的学习越来越感兴趣并不停的积极地模仿发音,有时虽然发音不太标准,但是这是他主动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有时他还会要求老师和他玩这个游戏,说明他开始感受语言,有了用语言沟通表达的愿望。在训练中,教师的语言,充满激情,具有优美的节奏感,富有感情色彩。,再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能使学生感到亲切、兴奋,从而吸引学生注意老师,愿意听老师说话,愿意模仿老师学习语言,愿意和老师交流。


声明:中文译文均为谷歌翻译,外加人工校对。以帮助英文不好的自闭症家长。如有出入,请以原英文出处为准。

头像
khu
注册用户
注册用户
帖子: 2102
注册时间: 周二 3月 12, 2019 10:55 am
国家/城市: 多伦多
联系:

Re: 如何在自然情境下激发有语言孤独症儿童表达的主动性

帖子 khu » 周四 5月 23, 2019 10:57 am

我们要用自然的情境去吸引他们,帮助他们一步步营造起周围世界的图象,并使他们感觉到生活的意义。大自然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能激发孤独症儿童学习语言的兴趣。到外界去听、去看、去触摸,带领学生到果园、河岸、田野,让孤独症孩子体会这就是我们周围的世界,当孤独症儿童开始对周围世界有些兴趣了可以帮助他们认识每样事物,这就是太阳、树木、花朵、云彩、蝴蝶及各种颜色和声音。,每出去参观一次,就把大自然的书、生活的书读上一页,有了较多的生活经历,学习语言就有了基础,这样就能让孩子心里主动表达动机的琴弦响起来,激活他们用语言表达的愿望,使语言理解能力在观察体验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在生活的情境中培养有语言孤独症孩子主动表达的动机
语言在满足自己需要时具有的工具性功能。斯金纳的语言行为训练模式也强调,对孤独症孩子的表达性语言训练必须从表达要求的语言训练开始,因为表达要求的语言可以直接满足孩子的需要。即使用语言传递“要求信息”——他人的“信息反馈”——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 只有将使用语言与满足需求之间建立稳定的联系之后,才能使他们产生模仿和主动表达的动机。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孤独症孩子理解和使用与生理需求相联系的一些语言材料的可能性最大。因此他们的学习更应在一种生活化、活动化的环境中进行。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场景中进行观察、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沟通,来表达要求,从而给孩子提供学语言、用语言的机会。
如在教孩子“我想要……”这个句子时,教师可创设让孩子表达需求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让孩子看着自己把“娃哈哈”放到一个密封的盒子里藏起来。当孩子知道盒子里有他喜欢的东西(娃哈哈)时,就辅助他说出想要的东西“我想要娃哈哈”,然后马上打开盒子,拿出娃哈哈给他做奖励。经过练习孩子看到盒子或书包也可以主动表达出需求时,就逐步把盒子移到离孩子比较远的地方,孩子可以在教室内找得到盒子,当看到盒子时就能够主动表达出需求时,就把盒子放到完全看不到的地方,放到抽屉里或柜子里。当孩子完全看不到盒子时,孩子有可能又不能主动提出需求了。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多带孩子做一些运动,当孩子很渴的时候,用示范的方式来辅助孩子说出需求“我想要娃哈哈”,马上就奖励孩子喝“娃哈哈”。需求再次出现时,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孩子可以主动提出需求时,就说明孩子具备了主动表达的能力。孩子学会了表达自己的需求,会减少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和问题行为的几率。
在固定的一种情况下,孩子学会了使用主动语言表达需求后,要泛化多种情况来激发孩子的主动表达的动机。只有在不同的环境中,与不同的人去交往时,孩子都会使用正确的主动语言来表达需求时才说明这个孩子真正具备了主动语言的表达能力。
四、在交往的情境中培养有语言孤独症的主动表达的动机
发展孩子语言能力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够学会参与社会活动。所以发展孩子的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是必要的。要把握住生活中的各种交往情境来激发孩子的主动表达的动机。
如做跳蹦蹦床游戏时,老师说提示语“看着老师”、 “快”等;还可以练习数数。在锻炼的过程中,老师与孩子不断进行语言交流,并让学生学会听指令。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出现了主动性的语言,如:指着蹦床说:“我要跳蹦床。”跳完后还会主动说:“我要下去”。有时甚至会说:“累死我了,我要找妈妈。”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老师与孩子不断的交流,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在交往的情境中激发孩子主动表达的动机,使语言得到发展。
作为教师,我们还要要注重培养孩子运用语言交往的勇气和信心。孤独症孩子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能力特别差。交往中常常会出些差错,闹些笑话,但是它们也知道害羞,不好意思,特别时当家长或他人给以嘲笑或指责时,孩子会变得胆怯、不敢出声,或出现故意捣乱等反常行为进行抵制。对这种情况,老师一定要加倍耐心,留心观察,对孩子细小的正确表现要多给予肯定和鼓励,制止孩子不正确的行为时,尽量采取一些带有希望性的话来暗示孩子该行为错误,保护好孩子主动表达的动机。
总之,自然情境中的教学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即见什么就要告诉孩子什么,这种教学仍有很强的目的性及针对性。目的就是孩子学了这些词汇、句子后能用来与人沟通,能用的上,针对性就是选择语言内容必须针对孩子目前语言的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在各种场合的不同活动中,要求教师都会不适时机地把常见事物的名称、人们进行活动的名称、人们进行活动的内容告诉孩子,给孩子丰富的语言刺激,把重点放在词语的慢慢地理解中。把要知道的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使语音与实际的内容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具体事物的表象牢牢记住,以后再出现这个词语,脑中就会有这个具体事物的表象,同样,一见到熟悉的是事物时,事物的名称就会脱口而出。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主动表达的动机。
参考文献:
1、王梅、张俊芝 著《孤独症儿童的教育与康复训练》第六章 教育训练方法 华夏出版社2007年4月
2、黄伟合 著《儿童孤独症及其他发展性障碍的行为》家长和专业人员的指导手册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6月
3、张伯源、任宝崇,《残疾人心理及其诊断与训练》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年
4、刘全礼,特殊教育导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5、刘全礼《临床家庭教育学导论》 新蕾出版社 ,2009年1月
6、《孤独症儿童的学与教》王梅主编 华艺出版社 ,2003年
声明:中文译文均为谷歌翻译,外加人工校对。以帮助英文不好的自闭症家长。如有出入,请以原英文出处为准。

回复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5 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