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 我家孩子情绪波动特别大,很容易就大哭,比如受挫,旁边有别的小孩在哭,旁边有人大声说话,想要得不到满足或看到什么不顺心的都会大哭。目前我统一采用消退不理他的方式处理,哭完后再给他解释。但是他认知能力比较低,我怕我说的他不能理解。有没有什么好的改进建议?
答:
事后的解释都没有必要,因为你也知道他听不懂。干预此类行为问题,要的是孩子切实的体验,而不是说教。尤其是行为之后,你的不当叨叨更有可能是强化物。
有计划的、积极的行为干预,应该在行为出现前就启动。
在微课中我多次强调:问题行为不出现,它就不会被强化。
这要求我们对问题行为进行预警。预警,需要你的细心观察和记录。凭经验当然也可以,只是,没入门的家长的所谓“经验”本身会经常带有主观偏差。
如果你对这个“哭”感觉特别棘手,那我还是建议你要做一下记录,每次哭闹都记录下来,记录一段时间你也许就更能客观地看清这个行为的环境因素了。比你上面简单举例的几种情形更清楚。
比如,你前面的描述中,“受挫”、“旁边有人哭”,这基本上已经被你认定为是“原因”了。但ABA未必这么看,我们干预策略制定的也未必以此为出发点。例如,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去控制其他小朋友不哭。
“挫败感”也从来不是ABA需要的说法。
我下面说简单些吧。
如果,你能预计当前任务比较难,那就应该出手相助,确保孩子成功,并且给予有力的奖励。这样,就在前提刺激上,免除了问题行为的引导物。
孩子面对困难任务,无法得到成功强化物,那当然会逃避。而咱们孩子的逃避技能又不足,除了哭能实现这个功能,他不会别的了,比如口语说:爸爸我不做这个。你可以教他这个,或更简单的沟通,替代哭闹。但这不是一日之功。
因此,一步一个脚印的大量的基础技能教学,是最长远的最积极的策略。
再说哭起来之后的应对。哭在集体场合下,非常容易导致家长的退让和强化。在众目睽睽之下要做到有效的冰冷忽视,谁都会感觉困难。那么,你首先要在家里,在没有外人的场合去尝试。在家里,你的“冷血”练习的厌恶程度或许可以降低些。
几乎所有的行为控制技术,如果你在家里、在桌面上都没能熟练运用的话,那么想直接在日常生活中的复杂环境中运用,你更会无所适从。所以,我多次在微课中,都强调了桌面教学的重要性。
家长: 在做指认物品的时候,一旦做错了,他就会哭闹。也尝试过辅助,刚发完指令他准备拿A的时候,我马上指B,他看见了,知道自己错了,然后就哭了,是不是我辅助的太慢了?
答:你说的这个当然是辅助慢了。他都准备拿A了,你才辅助。
家长:同一项目,前几个回合一直做得很好,突然错了一个回合,他就闹了。由于他前期做得很好,我也没想过要给辅助,该怎么改进?
答:你心急,高估孩子,总认为“你应该会的”。他真会的话,还用你教吗?
这种在家里的情况,原因还是他哭闹有效。你应该可以做到忽视。让哭闹不起任何作用。你只须想着如何启动纠错程序就是了,不必去考虑他的哭闹。
家长:做错了,不算挫败感?
答:据你描述的情况,与“挫败感”这个虚头巴脑的概念无关。这点要咬定。失败了也不哭,本身是一个训练内容。是配合遵从的技能之一。
坚持“做错了无强化物,做对了就有” 就行。不关注哭不哭,只关注任务做得对不对。在此,“无错误教学”是积极的最能帮助孩子学习的要点。
孩子容易大哭,情绪波动特别大,怎么办?
- khu
- 注册用户
- 帖子: 2103
- 注册时间: 周二 3月 12, 2019 10:55 am
- 国家/城市: 多伦多
- 联系:
在线用户
正浏览此版面之用户: 没有注册用户 和 1 访客